《觉醒时刻》伟大的先生们

很久没有想夸一本书装帧的冲动了,虽然《觉醒时刻》的书封不是特别漂亮的那种,不过真的很喜欢这些小心思,或许这也是纸质书阅读在内容之外的惊喜吧。它的外封有一种牛皮纸质感,摸上去也是凹凸不平的,目录是表格、文字竖向,有那个年代的排版味道。

《觉醒时刻》中收录16位先生的作品,也对每位先生的生平做了简短的介绍。他们作为那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可以说是深刻的诠释了什么是一腔热血、铁肩担道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再看《少年中国说》,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学生时期语文、历史都少不了他的名号,以前他在我眼中更像是一个任务的存在,学习背诵他文章的任务,学习背诵他在近代史中所达成就的任务。但现在这个视角好像心里再多的词都不足以形容、概括他。

《少年中国说》在印象中就那么不足一页纸一个段落,在之前的课本中出处与具体内容情况应该是有细致注释说明过的,不过当时大都只是粗略了解,并没有什么清楚的印象。实际上它是一篇文章而不是一首简短的词,而文章的精华也不限于那慷慨激昂的几句。“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即往,少年人常思将来。”他将年老之人的身心状态、忧思心性,少年人的盛气冒进,喜事好动的状态通过文字进行了无形的论较。从而“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之后才读到“浔阳江头琵琶妇”“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谱霓裳羽衣曲”就预感梁启超当时心中有山河破碎之悲。“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

梁启超这一篇文章,从他细数历史的发展中,看到了他心中有根,少年当自强,作为这片土地的青年,护家卫国,有着由衷的责任感。

除此之外,相比较于鲁迅、胡适、陈独秀等,看到了刘半农、钱玄同、高一涵等几位先生可以说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因为之前对他们的了解会比较少。一群让人敬畏的青年,虽然他们都已离去,但在他们留下的作品里,永远是少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龚自...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阅读 1,005评论 0 2
  •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原版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
    感恩女神诗淘阅读 368评论 0 0
  •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
    赛德传播阅读 398评论 0 0
  •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殉道者之花火阅读 298评论 0 1
  •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
    舒文君阅读 41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