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这句话,“写了乡村,但不乡土”,我觉得乡村是一种小情怀,乡土是一种大情怀,或者说乡村和乡土是同样的温度。我既乡村又乡土,我经常在梦里爬山,因为我上小学小学的时候会爬很多很多的山,那些梦中弥漫着的乡土气息,曾给我许多慰藉,抚平很多内心的不安。
《回乡时代》的大背景是南广籍青年企业家周楚阳的“回乡之路”,他回乡创业实现内心不灭的少年幻境,要用满坡的板栗树等一个人,跟她“活到一起死去”。如果她不来,就跟那棵板栗树一起做伴,那是一棵留有他们少年记忆和情怀的树,他从少年开始就立志要“一棵树上吊死”的爱情,曲曲折折到四十岁还在飘荡。
《回乡时代》是大男主+大女主的故事模式。故事中最强大的两个人就是周楚阳和彭玉素。他们的人生真的很强大很抗大。云南山区,满坡的板栗树和天坑,生长了他们美好又纯真的爱情。其实故事中的爱情是个“梗”,作者一直在敲打那场青梅竹马的爱情。那个爱情也有一次又一次的出走,最终还是走不出它的“回乡时代”。一开篇,周楚阳在茶室就瞥见了彭玉素,觉得好生熟悉,可是不巧接了个电话回来,她就杳如黄鹤了。而他,已经找了她十几年了。这个开篇挺动人的,读者们就坐等作者徐徐展开这个漫长而感人的爱情故事,然而孙小雪出场了,她是来敲打这场青梅竹马之恋的小配角,却轻易地骗走了周楚阳200万。这个骗局有点小转折,甚至一度还绑架了周楚阳的大财务,可是他们却选择三缄其口不报警,要自己去找人。感觉周楚阳一直在找人,找彭玉素的十几年中并不影响他找人的嗜好,他又找起孙小雪来,后来又找起白**来。而敲打这场青梅之恋的不止孙小雪,那个跟彭玉素结婚,还没有爬上婚床就出车祸死掉的可怜男人,也给了这场生死爱情致命的敲打,如若他不死,这爱情早就成了炮灰。还有这个白**,周楚阳不止跟她表白一回二回了,还当着彭玉素的面求过婚的(虽然当时彭在暗处),这种敲打至少应该留下裂痕的。作者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一次又一次让我们觉得那场生死爱情转弯了再也回不去了,却又一次次柳暗花明,让那个“转机”生生死在了摇蓝里。如同一场“触不到的恋人”,周楚阳一直找人,慢悠悠的找,不急不躁的找,甚至有点敷衍地找(让别人帮他找),像找一个宿命。当四十岁了他们终于面对面了,不管他们还有没有激情,我是读的一点激情都没有了,只有矫情。一对四十岁满脸折子的老男女,双双事业成功的大富豪,日理万机为各种生意各种投资操碎了心,在经历一次又一次升级打怪终于封神的时刻,捡起那段隔了“千年的爱情”,执手相看泪眼,感叹时光不弃,感叹浪费掉的光阴,感叹故乡的成全……我忍一忍吧。
还好,《回乡时代》中的爱情只是配菜,大戏是创业和脱贫战。
以一代人外出打拼创业充满阵痛、悲喜的心路历程和反哺家乡建设的无私贴近为主要内容,反映贫困地区“南广县”改革开放4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及各族人民的思想蜕变和精神重建;以一个边沿之地的艰难突围为创作背景,在刻画苍生万象、展现民生大我、讴歌桑梓情怀的同时,为人民塑像,为发展说话,为时代立传。
周楚阳真的很强大,高三缀学,为爱远走他乡。作者没有用太多笔墨去渲染他成功路上的种种折磨,一开篇他就是富甲一方的巨商。他是印刷届的翘楚,手里有大工厂,腰缠万贯,钻石王老五,寂寞独居。而此时的彭玉素,也摇身一变成为另一个富商,他们都是打工人中的奇迹。但作者给的待遇不同,作为女人的彭玉素,右谓历经魔难。作者用重笔描述了她所经历的痛苦生活。这些经历的描述,像极了一个缩影:从农村出走,从打工开始,慢慢创业并获得成功的打工人楷模,形象特别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