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了表弟一个问题,“你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吗?”
他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当然喜欢。”
对此,他还给出了一个解释。
“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能接受一份月薪一千五的工作?你知道吗?我一个才拿到一千五的工资。”
难道能接受一份低工资的工作是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的确存在这种情况。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我曾在我们市里电视台里待过,一个月两千块钱,这样的工资实在不算理想。同事说,他们之前的工资更低,八百块钱一个月。
因为喜欢这份工作,所以能接受低薪待遇。这勉强说得过去。反过来说,你接受了一份工资很低的工作,这能证明你喜欢这份工作吗?这也太扯了!
“你知道喜欢一份工作是怎样的感觉吗?”
表弟摇了摇头。
“你早上醒来会对一天没有开始的工作充满期待,感到动力十足,希望赶紧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当中吗?”
表弟摇了摇头,笑着说了一句,“怎么可能?”
对呀,怎么可能?
听到放假,我们会很开心,想方设法“拼”出一个小长假。当假期一结束,我们集体“患”上了假期综合症,为了掩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这个事实,我们不惜承认自己是个“病人”。
从来没听说身边有谁比起放假更喜欢工作。与“承认一份喜欢工作”比起来,承认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同样重要。
关于“喜欢”这件事情,我们所定的标准越来越低。
先“骗”过自己才能让别人相信,“让自己变得麻木”是一一种挺好用的方法。当初所定下的标准已经不能算是“低”,而是变得模糊。
“你喜欢他吗?”
“不讨厌,他对我挺好的。”
“你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吗?”
“我已经很适应现在这份工作了。”
“不讨厌”和“适应”能算是喜欢吗?
两个月前,我向老板提出辞职申请,他批准了。没过多久,他开始挽留我。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还没有招到适合的人。彼时,我辞职的想法也动摇了,原因也很简单,我慢慢适应这份工作了,跟同事相处得挺好,暂时还没有找到下家,最重要的是我需要那份工资。
无论是老板挽留我,还是我选择暂时留下来,并不是说他有多喜欢我这个员工,也不是说我有多喜欢这份工作,而是出于现实的需求。
某一次闲聊,一位同事开玩笑说,“如果中了彩票,我就立马辞职。”她拿来计算机在那里敲,算着如果中了五百万,自己能拿到多少钱,如果自己能活到八十岁,每个月能花多少钱。算着算着,她变得兴味索然了。原因就是算下来,她一个月只能从那次奖金中“领”到四千块多块钱,还不如继续工作算了。
我不知道她算得对不对,但看得出来这位同事并不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如果中了五百万,她会立马选择辞职;如果真中了彩票,她还是会选择回去上班,原因是觉得生活很乏味。由此可见,这份工作始终不是她所作选择的第一顺位,更谈不上喜欢。
我们选择一份工作的理由有很多。譬如需要钱,生活乏味,适应和习惯,极少能看到“喜欢”这个理由。但我问出,“你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吗?”,身边的人给出的反应不是“别逗了!”,就是“不喜欢”,其实,更常听到的是“先做着”、“我习惯了”“同事挺好的”、“工作环境不错”等等这些含糊不清的回答。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讨厌也是不喜欢,回答含糊不清也是不喜欢,或者反过来说,我们不过是为这些“不喜欢”找理由,说服自己比说服谁都重要。
当我们不清楚自己是否喜欢一个人、一份工作、某件物品的时候,不如用一下从前做选择题的一个技巧——排除法。先将那些“不喜欢”排除掉,就算剩下的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那就继续排除,直到我们不需要用到这个办法,可以肯定地告诉自己或他人,“嘿!不用再排除了,这里面没有我所喜欢的,我知道自己喜欢XX。”
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某份工作,这非常重要。一位同事曾在办公室里说,“想一想,我每天跟你们相处的时间比见到我妈的时间还要多……”
将时间利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难道不比利用在不讨厌的事情更让人充满动力,更让人期待吗?一份喜欢的工作与一份不讨厌的工作的区别不也正是如此?
因此,我告诉自己,亲爱的,“不讨厌一份工作”并不等于“喜欢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