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作为一个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的行业,也算是能和美利坚并肩的行业。但是作为一个资本紧缩的年代,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民间资本涌入这个行业,IT在社会层面上提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还有稀缺程序员薪水的水涨船高。
但是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除了BAT之外,到底是有那些互联网企业是在真正赚钱的?疯狂的风投,随着互联网热度的扩散,预期的超额收益越来越小。有未来很强盈利潜力的互联网公司(滴滴、新美大)均被BAT收入囊中。BAT资本之大,行业深耕之久,足以通过资本的力量吞噬新兴的科技公司,无论是市场、利润、资本、新媒体、政策都可以做到全盘绞杀。
从市场来讲,BAT基本上垄断了所有的互联网入口,搜索、电商、社交已经形成了牢固的生态圈和利益链,每个方面都很难孕育新的创新点。
垄断给BAT带来了高额的利润,同时也支撑BAT将多余的利润挤压新兴行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从而降低风投预期。
资本:这个可以从新美大、滴滴可以看到,对于那些确实存在BAT难以通过市场和利润排挤,也确实有利可图的企业,入股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同时扩大版图和生态链。
新媒体:BAT对新媒体的控制力量同样不能小觑,在满足某些政治因素的同时,他们也同样参与了满足自身利益的行为----控制传播。最明显的例子是我关注了前阵子《支付宝忘记密码漏洞》,这个消息在微博上是上不了热度的。至于新浪微博和支付宝的关系,大家可以看下纳斯达克。
政策:公司庞大了,那么在这个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会得到某些政策面的共赢。拿支付新规来说,我为什么可以说支付新规对支付宝、微信支付影响不大。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两家公司早已拿到银行牌照,那么在这项政策颁布前,想必两家公司的法务部、财务部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那么这个政策受伤的是谁呢,大概就是那些拿到了支付牌照,却没有银行牌照的苦苦挣扎的小支付公司吧。改一下马云说的话:干掉竞争对手,一纸文件也够了。
尽管有以上因素,但是互联网短期内,还是存在一定的热度,毕竟很难有新的价值可以投资。同时,还能通过IPO,新三板,定增等概念向市场上圈一波钱来发展下。然而,在互联网渠道被BAT尽数占领的前提下,利润黑洞可想而知。最后,大概就是BAT走向成熟稳定偏运营。IT民工纷纷下岗,薪资也就下降到普通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