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发行部的杨姐曾和我讨论,如何做好出版社与书店的联合营销工作——即,社店营销。
当时有3个困境:
1、没有资金支持
每一场活动都是有成本的。比如人力、物力、还有请嘉宾的费用。这些都是不小的开销。
这笔钱,如果组织上不划拨一个公益基金去做,那么这个成本,无论是摊在出版社还是书店,都是一个负担,而且这个事儿是要长期做的,那么,它就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2、没有一个稳定的模式
大咖,往往是活动最吸引人参与的法宝。但是名家是很难请,时间也不受我们控制,而且费用高昂。
如果请其他小咖来分享,前期策划工作大,而且效果有效(很可能是没效果的)。因为出版社举办活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卖书,嘉宾没有名气,来的人就少,书卖不出去,活动基本白做。
3、没有专人负责
社店营销,是出版社和书店之间的一种新的营销手段。但因为没有一个明晰的盈利点,又没有一套完整的营销模式,社里没有精力,也没有动力,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去做。
于是成了烫手的山药,各个部门都没有参与的积极性。
以上这三个原因,是目前推进社店营销主要的困境,看似无解。
但我们是谁啊?别人不做的事,是我们最喜欢做的,做的人多了,咱还没兴趣了呢!
只有做大多数人不敢做,不想做、不愿做、不能做,不屑做的事,才能活出我们独立的价值。
说干就干!
解决资金:让自己值钱
没钱,想请外援,那基本就是做梦。那我们就现实一点,不请外援,那谁来做?
自己上呗!
在我们这种眼里,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工资,更重要的是,要有成长。只要有成长,没工资都要干!为啥?因为成长是有"复利"的。"复利"就是未来的钱。我们实际上赚的是未来!
如果我做的这个工作,不仅对得起工资,同时还能让我成长,那等于是说,我的一份时间,卖出了两份价值,简直赚大发了啊!
解决模式:每个人都能成长
黑夜,就应该被赞美!因为它隐藏了无限的生机。从0到1才能有创新,而这个价值比从1到2大了何止100倍呢。
名家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他们有成功的光环。而我们是丢进人海就消失的,普通普通再普通的人。我们有什么?我们能给别人什么?
每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绝不能不成长。成长是每一个都能做,并且可以做到的事。
成不成功,那是天命,不是我们该考虑的事。
我们每一个人,对别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可复制,而正因为不可复制,所以每个人都是一个值得倾听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可以被参考,被借鉴。这正是故事的意义。
"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故事"我一直认为,这是我2017年的"神来之笔",它一下子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让我更加的深入到自媒体的现实中。
每个人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成长。我们不能帮助别人成功,但我们可以首先让自己成长,通过自己的成长帮助别人成长,最终实现共同成长。
这不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成长故事吗?而且它不是从外面拿来的,而是长出来的。
没错!"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故事"就是我们的模式,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它永远不会过时。
关注"普通人"而不是"大咖",关注"成长",而不是"成功",这样才有意义,也才能把活动做的有意思。因为每个人都成长了,这是一件最好玩,最有意思都事。
解决团队:整合资源
其实解决了资金,解决了模式,也就解决了人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真的是一个好时代,他给了任何一个普通人独立的去面对一项任务的可能。
只要我把这个模式的主题,一个一个分解出来,做成课件,再由书店的工作人员去组织活动,就很容易成型。而且成本不高,如果课件质量能够保证,就能为书店带来人气,有了人气,书店就更愿意去投入人力做这个事,而出版社这边,暂时只需要我一个人就够了。这样就把出版社和书店的资源整合到了一起。
关键是活动,它能不能形成持续的影响,做成一个长线,这才有意义。
谁不想成长呢?只要能让参与活动的每一个人想办法成长,提供对他们有用的东西,这是活动能否做成长线的关键。
学习别人的成长故事,走自己的成长道路,而且这个别人,还是你身边的人,不是远在庙堂的大咖名流。如果是你,有兴趣吗?
让每一个成长都能被自己和别人看见,并且学习到,最后,实现一群人共同成长,这是一件多么鼓舞人心的事啊。
我相信,这是一定是件功德无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