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大意是说,颜渊(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言行符合于礼礼,天下的人就会向仁德的方向汇聚靠拢。能否实现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能由别人来决定吗?”颜渊说:“请问您施仁的具体条目有哪些内容。”孔子说:“于礼不合的事儿不要看,于礼不合的话不要听,于礼不合的话不要说,于礼不合的行为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也一定要照您的话去做。”
读论语读到现在,刚刚开始有些新的心得体会新的触动,为我的深思真的启发很大。
还是只说四个字——“克己复礼”。
我总觉得克己指的是自己的修行,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我们说人都是自私的,首先眼里先有自己但不能只有自己,否则谁都无法生存下去,更不必说合作协作社会性幸福地生活下去。克己真的是个人立于社会立于单位立于家庭所有的一切的前提。不是吗?修己身己身正未成年的儿女都会深深受益,不自然间模仿效仿甚至是有的一辈子都会烙上父母家长家庭的影子?从国家社会角度,完成了自己修行“过了关并出关”,自己的道德修养“合乎礼”修身齐家成为可能。
那么,复礼就不仅仅是符合旧的礼制。为什么,既然已经是视、听、言、动都能够应该的去做不应该的禁止,想想此境界就非同一般。一个个人有如此修为,慎独产生;一个家庭、家族达到这个程度,家庭和睦家族兴旺发达;单位风气有如此文化氛围,迟早人群团队凝聚理解加团结,风清气正执行力强;国家社会?几千万一亿人几个亿十几亿人?人心人力汇聚抱团?
克己复礼,从善如流,“仁”字了得,越想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