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奴,李林甫听见有人在唤他的小名,回头一看,却是宰相张九龄,这一年,李林甫已经是礼部尚书,距离拜相一步之遥,可是横亘在他面前的,正是张九龄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
此刻,这座山峰正在呼唤他,招呼他一同去大殿上敬酒,今日,玄宗皇帝大排筵宴,朝内够品级的官员都有资格参加。
李林甫平日里交友广阔,朝中大小官员他大多数都认得,那些外省的封疆大吏则需要张九龄一桌一桌的给他介绍。
张九龄为相多年,忠耿尽职,秉公守则,加之他才思敏捷,记性极好,小到一个中丞、司业,远到边军的千牛、参将,只要他见过,甚至可能只是在文书上见过名字,有过书信往来,他都会记得,加上他为人谦和正直,官声和人望都极受众人尊敬和推崇。
当天在座的官员都记得,张九龄拉着李林甫的袍袖,穿梭于人群当中,不断的敬酒,不断的和众人打着招呼。
李林甫并不喜欢这样的应酬,他觉得张九龄一个堂堂大唐帝国的宰相,就应该有高居朝堂的威仪,作为玄宗皇帝御下的第一人,他应该是严肃的,是和群臣保持距离的,而张九龄温文尔雅,总是和群众打成一片,可另一方面,张九龄这人又相当正直,不徇私枉法,不依附权贵,连见了玄宗身旁的第一大宦官高力士都丝毫不给面子。
李林甫认为这宰相当的过于迂腐了。
当今玄宗皇帝是古今第一聪明人,面对他,你不需要秉公直言,不需要坚守原则,你要做的,就是听他的话,揣摩他的心思和意图,帮他把他要办的事办好。
玄宗皇帝又是天下第一大胆的人,他想做的事,谁也拦不住他,他不想做的事,你说破天也没有用,这一点皇帝年纪越大越彰显的尤为突出,你能把他想到和没想到的事情都办好,就是你的为官之道。
李林甫被张九龄牵着手,在人群中不断的穿行着,不断的绊在那些低级官吏们的腿上,醉汉们把酒浆泼洒在他们的衣襟上,沾满菜汤的手在他的胳膊上抓来抓去,喷着酒气和口臭的嘴巴不断的凑上来,九龄毫不在意,与他们手挽着手喝成一片,而林甫感觉自己快要吐了。
他忍耐不住,转身欲逃,却被一个身材肥壮的胡儿拦住了去路,那胡儿生的粗大,豹头环眼,头顶心去发,周围编了一圈小辫,李林甫大怒,心想一个胡儿也敢拦我,伸手就是一巴掌扇了过去。
那胡儿被眼前之人莫名其妙的扇了耳光,不但不怒,反而双膝一软跪了下去。
周围的人见李林甫怒了,连忙上前解劝,却原来那胡儿是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养子,唤做安禄山的捉生将。
那胡儿见父亲与宰相推杯换盏,便思琢着也来凑趣,他不敢去寻九龄,便借着酒兴来拦林甫,这胡儿狡黠,看林甫气派很大,又跟着九龄一起敬酒,思忖着这林甫必是个权贵,结交上必定有能制造些机缘出来,便没深浅的拦住了林甫的去路。
哪成想,林甫此刻正被酒气和醉汉袭扰的不堪忍耐,劈手便给了他一巴掌,此刻这胡儿心里倒比谁都警醒,酒意已然消散,他是在边关抽刀就宰人的主儿,在队伍上谁敢打他一巴掌,那会被他活剥了皮,可此刻,他却很清楚,这里比万马军中还要凶险,于是纳头便拜。
张九龄和张守珪见二人起了冲突,连忙过来解劝,张守珪是个粗人,又有了酒,心思还不如那胡儿细腻,一时慌了,手足无措。
九龄问清了原委,便主张让林甫给安禄山道歉,胡儿此刻还趴在地上磕头,张守珪一双大手一摊,拉也不对,不拉儿子起来也不对,心里觉得这成何体统。
最后在张九龄的坚持下,李林甫万分尴尬的朝张守珪拱了拱手,拂袖而去,这时安禄山才敢从地上爬起来,望着李林甫人群中远去的背影,大嘴巴一张一合的,不知道在无声的念叨着什么。
数日后,玄宗皇帝正在胡床上瞌睡,高力士悄悄的在他耳边细语,玄宗皇帝眉毛一展,似乎听到了什么舒心的事情。
随后,李林甫在高力士的引导下,躬身而入。
翌日,玄宗皇帝与张九龄在上书房争执,大吵一架。
数日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