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次收听的节目是喜马拉雅付费专栏《每天听见吴晓波频道》的《中国有1万多工人,在夜晚写着他们的诗篇》。
本文由诗歌《纸上还乡》做引入,讲述了工人诗人的故事。
“少年,某个凌晨,从一楼数到十三楼。
数完就到了楼顶。
他。
飞啊飞。鸟的动作,不可模仿。
少年划出一道直线,那么快
一道闪电
只目击到,前半部份
地球,比龙华镇略大,迎面撞来
速度,领走了少年;
米,领走了小小的白。”
2001年,深圳富士康发生了连环跳楼事件。该企业为了防止更多的工人跳楼,请人安装钢铁防跳网。其中的一位工作人员郭金牛写下了这篇诗歌。它讲述的是少年从1楼走到13楼,再从13楼跳下的故事。
吴晓波偶遇了这首诗,并于2014年从《读书杂志》上知道中国有1万个工人诗人的。他们用文字记录下了当代的生活。
以往吴晓波去工厂做调研,很少会关注工人这个群体。后来受到这首诗的触动,拍摄了纪录片《我的》、用来记录工人诗人。这部纪录片无缘电影院,他通过众筹的方式已经在电影院播放了800多场。
在年底的《吴晓波频道》年终秀上,吴晓波将设立“桂冠工人诗人奖”。他鼓励大家推荐工人诗人的人选。
重点导读
1. 诗歌《纸上还乡》的背景
2. 纪录片《我的诗篇》
3. “桂冠工人诗人奖”
思维导图笔记
个人感悟
看到这篇诗歌,我感慨万千。
几年前只身去深圳实习,一开始住在城中村的小房间。那是个分不清白天黑夜的昏暗的小屋子,因为只有厕所的一扇小窗户。
半夜两三点,楼上的人开始“跳楼梯玩儿”。不知是不是楼下做生意的小商贩准备开始忙碌、还是收工回家的人心情愉悦。我一个人缩在被子里、猜想着他们到底跳了几阶楼梯。
找了一个月的实习,终于找到了。第一件事就是立马搬家;在这样的环境里住着,真是害怕。
开始了白领的生活,每天踩着高跟鞋上下班。当时深圳的地铁刚刚开始扩建,从家到科技园都没有座位坐;我就这么来回站一个小时。下班之后累得要死,那时也不会做饭、就每天到味千拉面吃一碗拉面。对于一天才200块的工资的我来说,真的好奢侈。
后来搬了无数次家,要么遭遇抠门的克扣我押金的二房东、要么被隐瞒租住的房子即将被卖掉的真相。
在一个城市落脚怎么就这么难?没有背景、没有太多钱、没有朋友,不光要承受经济压力、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比起工人朋友们,我这点经历应该连吃苦都算不上。只是在那个年纪,容易钻牛角尖;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苦的人。
那个跳楼的少年,不知道是不是承受了什么难以承受的压力,或许是因为想家了、或许是因为在深圳没有归属感、或许是因为家里很困难。在外面漂的滋味不好受,我理解。可是他跳楼了,母亲该怎么办?
除了埋头苦学、任劳任怨,人从小最应当接受的教育就应当是怎么面对挫折。跟挫折抗争才是人生的主旋律,不是吗?
拓展阅读
1. 《纸上还乡》诗集
2. 纪录片《我的诗篇》
3. 《吴晓波频道》年终秀
4. 《读书杂志》
幻影说
今天是美国12月份的第一天,我决定向写作生涯的第一个十万字发起冲击;截止时间为美国时间2016年12月31日。不管能不能按时完成,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十万字的目标,目前已完成字。
点击鹿笙小记
关注更多思维导图笔记、干货文、美国见闻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