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催化是什么?
商业世界的模型都能在自然世界中找到源头,自我催化模型来自于化学中的「自催化」现象。 「催化剂」是化学里面一个神奇的物质,只需要一点点就能将反应速度加快几十几百倍。自催化就是在反应过程中就能生成这种让反应加速的催化剂。
作为一种典型的思维模式,芒格说的这种[自我催化]模型是很令人启发的。现在这个世界变化的越来越快,我们总是看到类似生产马鞭子的公司不断被新技术、新服务颠覆,然而却有这么一种[被世界抬着前进]的模型,
即新技术、新服务的出现,不仅不能颠覆它,反而能够为其所用,助推它运行得更有效。这自然是商业经营和投资中的完美典型,如迪士尼,亚马逊的飞轮效应等。
迪士尼最重要的是做好一件事:制作电影。电影不但能够产生巨额收入,还能够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电影被观看次数越多,这个电影的 IP 就越经典。这使迪士尼乐园、电影衍生品、IP授权等其他业务也都能获益。
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式是互相催化的。消费者越喜欢迪士尼乐园、购买电影衍生品,就越愿意观看迪士尼制作的电影。用系统理论来解释就是,迪士尼构建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增强回路。
这种比喻应该比比皆是,但是自催化模型,可以适用于迪士尼,但也可以适用于其他企业/个人。
再举个例子:
个人IP,从做内容1.0开始(文字)、到2.0(图文)、到3.0(视频)、再到4.0(直播)。
存留的这些大IP无论内容形式如何迭代,依旧可以屹立不倒,或者因为一些平台性质的叠加更上一层楼(当然背后是因为他们入局早,所以洞悉关键和内容会越打磨越好)。
但是也并非所有人都转型成功,我们看到的也就是部分成功案例而已,那些自媒体又“失败”在哪里呢?
1.转型速度不够
2.内容不够适合平台,不够吸引人
3.没有洞悉关键点(平台、流量)
see?排第一的就是自催化的部分,自催化如果没有足够快,其他2和3又没有足够的竞争力,那就会“失败”,当然这个“失败”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价值,或许这些暂时失利的因为长短板理论,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平台,依旧如火如荼。
这个思维模型,可以给你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方式,是去判断某些事情会产生的“化学反应”,并且尽可能考量到该如何“自我催化”从而去判断业务是否该去拓展。
当然,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是自催化出来的,也可能外催化而来的,外催化就太过广泛,在此就不做任何阐述了。(外催化一定也是有规律可言的,外物联系思维模型可以帮助到判断外催化。)
具备多样的思维模型,可以让你更推后一步从而看清事物的本质,多维的视角,多样的看法,以及去验证自己这些判断,是否正确,这才能真正的帮助到你的认知以“次方速度”进行打开。
我是歪姐,每天分享1个思维模型,成功不会离你太遥远。感恩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