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明星碰到山区群体,怎么去应对“不被知晓”的尴尬,又怎样去做山区的慈善活动的呢?这是一篇反思类文章,值得明星群体阅读。
-
明星VS山区群体
明星来到山区闭塞地方显得有些失落,由于很多地方可能电视机都未能普及,山区群体不经人介绍就很难得知明星的真实身份。山区群体最大的行动力来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好处,如果你说很多城里个体都想与明星近距离接触并想方设法希望得到他/她的合影机会,山区群体感到有些匪夷所思,更是闻所未闻。
切不要认为山区群体不识抬举、见识短浅、孤陋寡闻,试问山区里的饥饿、温暖等最基本生存挑战都未能解决,又有何虚荣心理追求明星精神认同呢?!
关键是山区群体认识村长的胜过认识明星的,明星与山区群体合影并交谈了,若明星之后暗自离开便在这山区从此销声匿迹,其他山区群体哪还管得着你与某某明星合影了,只因村长才能切切实实并长远地会影响到他们的根本利益。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明星”不过是富裕阶层茶余饭后消遣的娱乐话题,明星之所以存在,是完全仰仗于那一群解决了基本生存难题并经常会感叹生活无聊的中产及以上阶级推动。
不是说山区群体就不想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关键是没有最起码的载体去接触,报刊这传统的信息传递平台也主要是服务于有消费购买力阶层的,一会儿讲欧洲债务危机,一会儿讲北京的阴霾天气,你说山区群体看这些会对他们农作物的收成有多少影响吗?!
那应该有专业服务于山区群体的报刊吧!只可惜山区还得分各个不同地方,山区信息不仅分散难以搜集(信息搜集成本奇高),更重要的是山区群体根本没有多余资金支持购买信息的抉择。
你有看到某个记者频繁跑到山区闭塞地区进行报道吗?如果报社如此运作,迟早会面临破产倒闭的威胁。当地电视台或者报刊,确实有很大篇幅报道山区状况,但是报道的出发点是什么,就值得玩味了!
党政领导说的一大堆套话,那自是占据了整个版面篇幅;党政领导的形式主义活动,那自是频繁地登上了电视、报刊头条。这不是夸张的言辞,这是现实的考量。媒体总是为某些特殊群体服务的,在当下是不争的事实,媒体中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我们需要清醒认识的!
明星或者公益团队来到山区走访,如果没有像预想的那般受到万分推崇,请不要失望,不要抱怨,不单单是山区群体闭塞狭隘的眼界使然,还要问责你们是否懂得山区实情。倘若你、我素不相识,你要怎么证明你非常受人推崇,非常具有影响力,生活非常丰裕富足呢?
要么你就介绍更加令我熟悉并深知其影响力的个体,要么你就给我送来我真实倍感需要的东西以此证明你的到来能够给我带来我预想不到的改变(我们都知道毕业证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它就是一个证明学生具备学习能力的要件)。
如果你初次下来并没有想到给我带来些许我所需要的东西,那么唯一能够让我对你充满崇拜和尊敬的条件就是让令我熟悉并深知他的影响力的个体来给你贴上一些他眼里的标签,诸如“著名影视演员”,“著名模特”,曾经获得过某某奖杯及荣誉等等。
可是,你必须明白的是,通过令我熟悉,并且我也深知他影响力的个体来讲述关于你的明星身份,其实是你透支了那个对我具有深深影响力的个体的信任,这个起着中间信息传递通道的个体是将之前对我形成的信任预支到现在以期望我对你保持崇拜与尊敬的地步。
如果你悄然闯进我的视野并宣称,你是极具社会影响力的著名影视演员或模特,我是不大愿意理会你的言语并认为这是极度荒唐的行为。
我之所以相信你的明星身份,是因为我相信令我熟悉并给我带来了极大影响力的那个个体,所以,你要靠近我,走进我的生活,要想畅通地与我交谈,就先要与令我熟悉的并给我极大影响力的个体取得极大的信任与尊重,否则你没有任何理由要我相信,我与你合影留恋会对我的未来生活带去什么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个起到信息传递作用并且先期通过实际行动积淀了较大信任基础的个体在整个明星与山区群体对接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有与这一个体取得较一致的信任并平等地尊重彼此,才能在没有实际资金支出的情况下让山区群体尊敬甚至崇拜你。
但是这个过程仍然有预支的成本,只不过这预支的部分是为我熟悉并对我有较大影响力的个体的信任,如此看来,这个起着信息证明作用的个体才是沟通有效的保障。
如果某个明星要想获得山区群体像大都市群体那般热情拥戴与推崇,就只能通过几个渠道去证明自己的确有着明星般的身份与实力,或者真的已经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祖国的各个角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或者通过大手笔慷慨奉献爱心的方式满足山区群体的有效需求;或者通过对山区群体而言相对熟悉且有较大影响力的个体来进行推介。
当前两个要件都不能得到满足时,此刻就应当降低自己的台阶来与那个传递信息的个体对话,以此更有力地让山区群体配合交谈过程,方不至于因不被人知晓而心生失望之感!
Written in 2012
注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络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