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食堂,是每天必打卡的地方,也是藏着最浓烟火气的青春据点。从清晨的第一笼包子到深夜的夜宵,这里的饭菜香,伴着欢声笑语。
清晨的食堂最是热闹,刚出炉的包子冒着热气,豆浆的醇香混着油条的酥脆味扑面而来。我常和室友一起,端着餐盘在拥挤的人群中找座位,咬一口松软的肉包,喝一口温热的豆浆,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全身。阿姨们总是格外热情,打菜时手从不抖,还会笑着问“够不够吃”,偶尔多给一勺菜,就让平凡的早餐多了份惊喜。
午餐时分,食堂里人声鼎沸,各个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队。川渝风味的麻辣香锅、东北的锅包肉、南方的瓦罐汤,各地美食齐聚一堂,总能满足不同的口味。我和室友们常常分工排队,有人守着心爱的黄焖鸡窗口,有人冲向刚出锅的麻辣烫,最后围坐在一起,你夹一筷子我的鱼香肉丝,我尝一口你的糖醋排骨,分享着课堂上的趣事、社团的活动,笑声混着饭菜的香气,格外治愈。
傍晚的食堂多了几分惬意,三三两两的同学边吃边聊,或是低声讨论着作业,或是规划着周末的行程。偶尔不想吃正餐,就去小吃窗口买一份烤冷面、一杯奶茶,坐在角落慢慢享用。有次考试失利心情低落,室友拉着我去食堂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老板还额外加了个卤蛋,说“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努力”,简单的一句话,瞬间驱散了所有阴霾。
食堂的饭菜或许不是山珍海味,却是最贴近平凡生活的味道。这里见证了我们赶课路上的匆忙,分享过取得进步的喜悦,也安抚过偶尔失落的情绪。那些在食堂里的三餐四季,那些与朋友相伴的烟火日常,都成了青春里最温暖的注脚,让人想起时,嘴角总会不自觉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