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踏入大学生活之前,就对大学食堂的种种暴行有了一定的了解。
既来之则安之,就像不能因噎废食一样不能因为食堂存在的缺点而自残不吃饭。
指鹿为马,鱼香肉丝被土豆条肉丝所替代,你在茫茫土豆条中寻寻觅觅很难发现肉丝的踪迹,如果足够幸运偶尔发现一块。
洗洗更健康,食堂的大叔大妈们都差不多是40多岁的中年人,所以饭菜中经常可以吃出头发。我一般只能猜出头发属于男性还是女性的。而张默则能猜出该头发的主人用的什么牌子的洗发水。
花枝乱颤,饭菜的质量我们暂且放在一边不谈,正所谓你不能让我们吃好,但起码你得保证哥们吃饱吧。在食堂吃饭的日子,总感觉饭菜不够,感觉好像刚热了一下身,盘子里就只剩下几个辣椒,当然并不是食堂的饭菜有多棒,而是像我们这样12点钟吃饱1点钟就饿的年纪吃食堂里打的一点小猫饭是在是杯水车薪。
大叔大妈打饭菜时勺中的饭菜一定不会和你餐盒里的饭菜分量划上等号。因为在勺中就要到你的餐盒时,大叔大妈们回突然发了羊癫疯一点的握着勺子乱抖。我的心也随着那些在勺中跳舞的饭菜一样七上八下。
加入饮食服务监督队后,具体工作就是了解同学们对学校食堂的意见和建议,每周三次到学校的各大食堂去找同学了解情况。我知道这下我很可能跟祥林嫂的那些工友一样每天听数不清的抱怨了。
走进偌大的食堂,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是我潜在的询问对象,在我熟悉了工作后,那些纯洁的新生们会很热情地向我表达他们对食堂的一些意见。
运气差点,碰到几个衣衫不整,面容潦倒的哥们,他们会带着蔑视的眼光瞥我一眼,甩出一句“有个鸟用”。这应该是高年级的师兄们对我们这种形式主义深恶痛绝,对食堂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后来我跟他们站在了统一战线)。我经常会要求同学们把他们自己的看法写在我的工作报告表上,于是乎出现了下面这样暴强的留言。(数量太多,分享10个最经典的)
1、用抄青菜的火候烧排骨,用烧排骨的心态抄青菜,就可以吃了。
2、空心菜里的蚂蝗味道不错,建议以后煮它八成熟就可以了。
3、青椒丝,红烧,茄子烧,苦瓜片,粉丝末,回锅,葱爆片,萝卜炖......有东西好久没见了。
4、如果你的饭量是4两,建议你不要一下子打4两,应该是打2个2两,然后合在一起,这样子你的"4两"绝对比别人的2两多......这也就是经典的食堂2+2>4理论。强烈要求数学达人给出详细证明。(估计是理学院的同学)
5、食堂的工作人员是炊事员还是饲养员。
6、在风味食堂得到的意见:建议取消风味食堂!
7、今天又吃出了个苍蝇,好high!
8、每次我打四毛钣的时候不用再给我加一毛沙子啦。(是个卡哇伊的美女)
9、打菜用的怎么和我不见了的掏耳勺那么象啊?在哪买的?
10、说起来真的心寒,缺斤少两的事情真是经常发生的,一份菜只能盖住碗底,还有次我菜里的小强都少了一条腿。
到后来,我不能从这项工作中找到任何成就感,对于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厌烦痛狠,反正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桌子不卫生,饭太少,小强太多,菜太咸,上菜太慢”。我也开始玩忽职守,到要上交问题报告时,就在寝室里闭门造车,将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来一个重新的组合排列,最后郑重的签上各个食堂负责人的大名,直接导致我将全校十个食堂负责人的签名练得可以以假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