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9年,年过一半,仍未下过一场透彻的雨,40度的高温天气已是家庭便饭。即便是在凌晨或清晨,也是“暖气洋洋”丝毫没有丝毫凉爽之意。
6月23日,天气稍有变化,略有清凉之感,随决定爬山以便呼吸一点新鲜空气,清洗一下燥热的肺。目的地——小奔多雾层的下沿处。
二笼包子,三瓶水,四个人。洋洋洒洒的走在乡村的小块路上,枯燥的灌木林中,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听声音好像有点干哑,好似很口渴。如果我懂鸟语,我一定会叫它们来共享手中的这半瓶水。如果它能讲人话,也定会喝到这半瓶水。
荒凉的山坡,泛黄的颜色是本色,没有了春意盎然,绿郁匆匆的景象,所以就没有风景可言,也就没有那种惬意的心情或者是无赏之处。单调的成了单纯的爬山。
快接近雾层的下沿时,天空洒下了柔柔弱弱的雨滴。让我想起一句话:“雾是大自然中唯一的水的搬运工。”顿时心里有些感动和欣喜,连鸟儿的叫声也变得清脆和旋律十足,仿佛唱着那熟悉的歌谣。
很久就想痛痛快快地淋一场雨,最好是来一次自然的阳光浴。今天看来能实现一半,最好是能实现。所以前进的步伐并没有停,雨也没有停,不但没有停,还从先前柔柔弱弱变得密密麻麻,越下越大。
久未下雨,竟然还担心怕下个不停,于是向前的步伐赶紧调头,5岁的儿子亦步亦趋的跟在我后面,走得缓慢,我告诉他,淋一下雨能增加抵抗力。他说:他怕大雨,不怕小雨,因为雨大让眼睛睁不开。可是此时也没其它的遮蔽工具,我把身上单薄的球衣脱下来盖在他的头上。他又说:爸爸不怕大雨是因为骨头硬。我笑了笑,继续领着他往回走。
突然间,雨水变成水珠在睫毛上划过来划过去,竞只能低着头向前迈步。我抬手拭去,眯着的眼睛放大了好几倍,发现路边的树木正狂饮着这来时为晚的甘露,小草也喜出望外。我更是坦胸露乳行走在雨中,内心的期盼和喜悦不亚于树木和小草。
终于回到路边的草莓基地,简易的彩钢瓦房子显得雨更大,噼噼啪啪的响。儿子就从雨空中窜进去躲雨了,他毕竟还是孩子,我也不想他变成“落汤鸡”。
我还得往回走,去开停在山脚的车,在接近45度的坡上,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雨点均匀有力地击着公路上的水泥小块,溅起小小的水花,相互交错,超实的立体感犹如沙滩上爬动的小螃蟹。汇集在一起形成小小的洪流,我与它齐头并进,显然它的流速更快一点,因为它一直延伸到坡脚。我抬起头仰望天空,大声吼出两个字:啊,爽;爽啊……此时我的心在远方,是到坡脚的无限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