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写作,演讲。
请问这三者有何共通之处吗?答案是有的。他们的底层逻辑(也就是核心的知识)都是相同的。本质上,这三件事都在争夺一样东西,就是我们的“专注力”,抢夺专注力最好的方式是“创意”。反过来,我们花时间专注的,更容易被我们记忆。
什么样的事物更容易被我们投入“专注”?总结了下有以下5类:简单的(如XX消消乐,王者农药等)/调动情绪的(如宇宙国电视剧)/调动五感的(如旅行,美食)/特别夸张的(特漂亮和特奇特是)/动态故事的(引发好奇心的),而创意,就是以上五类组合的变换。
这些原则是如何被运用在广告,写作和演讲甚至更多领域的呢?以下是我的思考:
广告
罗胖子把广告称为“注意力商人”。我们的注意力是稀缺的,越稀缺的东西越值钱。能想象吗?搜狐网的黄金广告贴片位置的价格,已经是“亿”为单位了。而且还是有人蜂拥而至,只为让我们能够在人群中能多看他一眼。
为了保护稀缺的“专注力”,就有了“会员免广告”机制,形成了一边砸钱放广告,一边花钱免广告的商业奇景。 问题来了,如果你是广告主,如何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多优秀呢?
广告。为什么要广告?被记住,怎么被记住?用创意。
写作
如果你不在30秒内抢夺(吸引)住读者专注的话,那么你有可能就会失去这位读者。也就是说 如果你能够看到这行字话,说明我的写作水平还不算太糟糕(捂哭脸)
写作首先需要确定写作目的和对象,避免给大众看需要避免专有词,心中有读者避免自嗨;描写具体,要调动读者情绪等等。其实就是在做一件事:抢夺注意力。怎么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创意。
演讲
演讲的原则和写作相似,因为毕竟演讲的核心是“内容”,让二维是文字通过三维的你表达出来。 不管怎么样,开头把人吸引住,又是抢夺“专注”。面对的群体不同,内容也不同。往往演讲人数与干货量成反比:人越多,内容越趋于简单。用声音和状态和观众产生共鸣,调动听众情绪,也善用故事让观众更容易记忆。
总结一下:
人类发展伴随着知识的不断细分,但知识内在的逻辑不变。必须要学会融会贯通,例如:创意。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