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当我遇见一个人》,对“看见,是真正的爱”感触最深。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人小时候喜欢打篮球。每次运动之后身体畅快淋漓,他把这种满足和快乐跟爸爸分享,爸爸接过话茬鼓励他说“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听完这句话,他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堵在了心口,愤怒却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如果孩子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那孩子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并不能与我们产生共振,我们睁着眼,却是全盲。
想起孩子有一次画完画,开心的向我跑来说:“妈妈,你看我的画。”我也开心地说:“宝贝,你画的画真好看,将来能当一个大画家”。我以为这样就是看到了孩子。殊不知这样的对话次数多了,就对孩子造成了无形的压力。记得后来好几次,孩子画完画,失落地告诉我:“妈妈,我没画好;妈妈,我画的不好看。”现在我应该说:“宝贝,你画画的样子真迷人。看到你开心地享受画画,妈妈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