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云
听过也看过太多关于生命的问题书,当问题“人,为何而活”摆在自己面前时,瞬间停顿找不出任何的想法,回答这样一个悲催却又实际的问题。
好不容易找到只有自己的时候,我想也是和自己进行静心交谈的时候……
作者稻盛和夫先生,很多资料最多谈的是他的优势,在侧面怎么看待他成长的尼?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一团一 ”,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同时,创办“盛和塾”向年轻经营者讲授经营理论,为培养经营者倾注心血。
他的著作有很多,但是我想提的,想法最多的一本书是这本《活法》。
我们活在怎样的当下,恐怕我们有太多的理由解释这个世界,缤纷带着杂乱不堪;精彩中饱含泪水;误会中隔着各种沉默;沟通有着过多的误会。
想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真的要对自己剖析,恐怕要面对真正血淋淋的现实。
书中有三大观点,值得你我细细的咀嚼。
一
人为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一个重大值得一生研究的课题。
他正面回答: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人的心性,磨砺自己的灵魂。
等一等,请带上自己的灵魂。作为一个人,我们急匆匆的出生在任何时间,奋力针扎第一眼就想看到眼前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对于我们诱惑实在难以置信。
人有着动物的本性,自私、贪婪、放荡私欲。
在作者稻盛和夫的活法座右铭中,我们只能苟延残喘在世界的一隅。但也成为我们可以独立思考的一个问题开始……
我深深地知道,做人做事的对与错,正确的准则,引导我如今的成功,我知道做事违背道德伦理,就不会真正的成功。
看完前半部分的时候,都是有沉重的心里在里面纠缠,我们到底怎样“活着”才能告慰一天天离去的生命。
二
劳动,对于劳动者,只有孜孜不倦的投入,才是克服欲望,磨砺心智,陶冶情操最好的过程。
在一部血腥电影《热血警探》中,尼可拉斯·安吉尔一名出色的警员来到一个20年也没有发生过犯罪的乡镇斯坦福特,然而发生的一系列犯罪,除了安吉尔没有任何人“看见”“承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杀人事实,很多人侮辱和污蔑安吉尔,他是一个疯子。
但这个疯子,他始终正义,未曾改变他所看到的犯罪而放弃追凶,他用自己一直坚持的道德伦理准则,没有扔下自己能够屈服的灵魂,进而独自战斗。
他通过自己的改变完成了“独孤”的战斗,赢得同盟战胜利。
稻盛和夫的劳动,是用来改变自己,磨砺自己灵魂的最厉武器。
基于这些,我们就没有理由抱怨我们还在双手创造的劳动机会。我们也许不喜欢这样的劳动工作,可是大部分都是一别抱怨一别努力的奋斗,直至人生尽头。
稻盛和夫用释迦摩尼的精进禅学来形容我们不应该鄙视我们正在进行的劳动,而是正确对待,乃至孜孜不倦的投入。
三
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是180度的改变,生活将有重大的提高和发现。
肯吃苦改变自己和自己思维方式的人,都有你探不到的顶端人生。
改变,方向很重要。也会有越走越远的反方向的人,直至黑暗,无从回头。
稻盛和夫先生告诉我们不用复杂的研究什么是正面的思维方式,比如积极向上、有建设性、关爱他人、开朗、不自私、热情、充满阳光的心态这样的思维都是正向的思维方式,反之就是负面的思维。
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可以用一种乘法来表现,你的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从0到100都可能越大值或者负值。
只有能力没有热情,无法发挥自己的价值,虽然能力不足,但敢于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付诸于热情的行动也会制造更高的价值。
读书的时候,很多人也会走进这样的“死胡同”中,难不成我们就此听信作者的圣言来此改变吗?
其实,我们读到此书最大的改变在于我们是否可以参与思考和质疑,每个人的活法不同,用所谓的成功要求自己未免有些急功近利,甚至丢掉灵魂。
活法不同,感悟不一。唯有对问自己、思考人生,才有一些些一点点成长。
但有一句话我深深地相信:现实不曾给予我们明确的目的,唯有自己明确目的,苦难是一种考验,而把考验看做机会的人,上帝之手总要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户为我独享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