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儿子翻课文时,有一个发现:妈妈这个句子好像是个病句!咦,平时一向比较大大咧咧,不是很自信的儿子,竟然会对权威课本发出质疑。大胆,有主见!真让人刮目相看。
虽然对我来说,教科书出现过病句不足为奇。西师版六年级上还是下,我不记得了。但课题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一一《黄河大合唱》,作者魏纲焰,在描写指挥时这样写道:几千双眼睛都集中在那个小小的棒槌上。眼睛怎能集中在棒槌上嘛,应该是目光。这是明显的语病。当时我们也就给学生提了一下,这是病句,该如何改。也没做更多的事了。按理说应该打电话询问一下编者。不是好多课文选作教材有改动,为什么这个明显的语病句子,在选作教材时没摒弃掉呢?是入教材核查不严,没发现?我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应该是不可能的,教材的编写本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还有评审团审查,过程也是应该很严格的。怎么可能?当时,听同事解释说是尊重作者,尊重原文。但我也有些纳闷,既然发现问题,也可以和作者沟通,晓知以理,动之以情,他也应该会同意的嘛,毕竟是要作为规范让数以万计的孩子学的呀。这个问题不纠结,反正不归我们老百姓管。
对于儿子提出的这个质疑:石铁潘诺夫家住在这儿吗?
我问儿子:“你觉得他哪儿有问题呢?”
“怎么会是家住这儿呢?家怎么可以住呢?”儿子从容地回答道。见我没搭话,他又解释到:“我觉得应该是‘石铁潘诺夫住在这儿吗?’或者‘石铁潘诺夫家在这儿吗?’″
听儿子这一解释,我也觉得有点道理,赶紧表扬他:“能大胆质疑,发现问题,了不起!,但妈妈不权威,没法给你答案,你明天问问老师看他怎么说?”
其实答案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是一种难得的品质,我为儿子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