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才女张爱玲这一句旷世名言早已是闻名遐迩。年轻人追捧者,信奉着并不断实践着。
其实这是个好事情,总比人年轻着却无端迷茫着,无助着,行尸走肉着强太多,好太多了。人最怕的就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无可厚非这段事故的高发地非我们思思念念的大学校园莫属。
其实我们能够充分理解,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从来没有真正天性解放过,更谈不上自由追求。上月出差,和一位妈妈级客户聊到他上高一的儿子,男孩在大连读高一,就已经在过着几乎没有假期的生活,学校统一早上6点起床晨操早读,直到晚上8点集体下课结束,班主任为了孩子好,和家长商量在校外租个地方继续赢在起跑线上,补课到十点半。为了安全,班主任和家长轮值担当学习监督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毕竟“一切为了孩子好”嘛。
真到了大学,摆脱了形而上的枷锁,成了匹脱缰的野马,管它有没有草原,就要驰骋,就要撒野,就要自由。
非常凑巧,我的大学就是这样想和这样过的。或许是因为憋太久了,看到空旷的地方就想呐喊;或许是父母的期待太满了,看到联系的电话就想挂断;或许是以前幻想太多了,当真正面对的时候反而迷失了方向。
得过且过,使着性子竟也忙忙碌碌地渡过了几年大学时光。如今工作几年再去回忆大学岁月,除了小部分的满意之外更多的是遗憾,是不解。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再次回到大学校园,重拾那段岁月,以终为始,我愿意这样渡过那四年时光。
1. 培养或者追求自己的兴趣,学好窄专业
我大学的专业是市场营销学,当初端坐在镇上网吧若有所思填报志愿的时候,真心是左也查资料,又也问亲戚,最后还是选了一个名字听起来高大上的学科,据说这个专业的就业率也是高的没谁了,果断填报。接下来的几年专业课抢坐都是第一排,成了老师心目中的高材生,每次如愿,专业课轻松考进专业前三名,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当需要就业了,再想想自己的专业,好像除了记住了“4C”“4P”理论,市场营销学的概念等几个知识点,并不是很懂什么是市场营销,如何操作市场营销,如何打造品牌等等。甚至想理出一条说得过去的知识线出来都是如此的艰难。
总的来说,现在的专业都特别泛,读完出来吹牛,这些知识是很合适的,什么都知道点,但大学生出来更多是要做事的,把专业中的某一个细分学精更好,先精学再博学,否则,“博学”就真变成“薄学”了。
2. 在学校学好基本常识
大学的自由是相对的,越自由其实对人的自控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往往能够很好地掌握自由的人较能在大学的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在大学学了一堆的知识,却鲜有学习基本常识和基础技能的。比如怎么做PPT,怎么写通知,怎么做讲演;很多文科生就业难,不是企业不想要,是首先得问一下学生自己,知道通知通告、公告公示的区别吗?知道如何使用Word和Excel吗?
3. 加强期望值管理
从学校到学生,一进校门就被灌输着学习的终极意义就是要找到一个好工作,何谓好工作?工资高意味着好工作。目标已定,过程冲刺。整个的学习计划和期望值的重点全放工资上了,没有人会去真正考虑未来三年五年十年的规划与发展。学校开设的职场规划课形同虚设,鸡同鸭讲。下课铃一响,指导老师抛开刚刚才讲完的理论,挥舞着沾满粉笔灰还未来得及洗净的双手告诉学生能否签约的标准就是要看你能拿几千一个月的大实话。如此这般,几年后应该有很多人会后悔吧。
4. 通过各类有效途径勾搭一位大神,模仿学习
现如今大学生的思维是奔放前卫的,也是不拘一格的。大学里交的朋友都是同学或者大学生,但我们的方向和人生更需要一名导师。要找就找最好和最合适的。以前讲这样的话有点痴人说梦,哪个大神愿意理你,又去哪里找大神?可现在找大神这事简直就跟找邻居二大爷聊天一样简单。就看你愿不愿意了,懂不懂方法了。微博勾搭、简书私信、知乎聊天、在行约见,你想怎么勾搭就怎么勾搭,看着你的大神在做些什么,模仿学习你会发现你惊人的进步和不可限量的明天。有一群大学生经常勾搭秋叶大神,现在毕业了,这群大学生出书的出书,做网络课程的做网络课程,创业的创业,有一位好导师胜过你千回百转个无数夜晚。
5. 多看书,看好书
简书里好书单实在太多,择优选择,认真阅读,养成习惯,做好笔记。看了书别最后等于啥也没看,做好知识管理是关键。
虽说回到过去是不可能再发生的事情,但也希望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能够对更多年轻人有所帮助,那些走过的弯路和坎坷,后来人能少走点就尽量少走点吧。出名要趁早,抓住了机遇,走对了路子,在现今也不是什么特别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要脸,拼了命,尽了兴,你才知道青春是什么。不然那只是一段日子罢了。同学们,大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