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创造孩子们喜爱的课堂,带给孩子们学习的快乐,让孩子们享受童年的幸福。
爱、勤、创
爱——做好教育工作的核心。
勤——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首先,要勤于学习。教育者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要在实践中学习,要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向学生学习。
其次,要勤于思考。学生是变化的,教材是变化的,课堂是动态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如何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
最后,要勤于笔耕。每次反思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拿起笔将教学中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点滴的体会都是教育智慧的积累。我以为一个教师的成功主要源自后天的勤奋努力。“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只有勤奋才能铺就成功之路。
创——做好教育工作的目标。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教师要敢于创造,创造孩子们喜爱的“好吃又有营养的”魅力课堂,创造“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位一体的立体生命课堂。
我们要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创造唤起创造、用心灵感染心灵,为学生的“想创造、敢创造、爱创造、会创造”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课堂生活的魅力,感受到智慧的涌动与自身的成长,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
“把教育作为人生幸福的源泉”、“真心与儿童做朋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
感谢教师工作,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有一颗颗真诚、善良的童心相伴;感谢教师工作,让我们远离浮躁,用纯净的心做专业的事。是这份神圣的教育工作,让我们能静下心来有机会寻找被渐渐遗忘的童趣,倾听学生原生态的、充满生机的智慧心声,体验学生创造的精彩,分享学生克服困难后的喜悦。
想起春日的天空下,蒲公英的种子,借着微风的力,就飘向田间的角角落落,落地就生根,生根就发芽,然后开出一片灿烂金黄的花。那一颗颗善良的心,也会像这种朴素的种子,借一股东风,让最真最美的花,开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尊重首先是宽容与理解。伤害也许就发生在不经意间,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一个举动,也可能是一个眼神。
做教师,要爱教育,爱孩子;做数学教师,要爱数学,爱数学教育。只有热爱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吸引;只有热爱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神奇深深打动。
数学和蔼亲切,数学生动活泼,数学耐人寻味,数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周期现象的特写;孙行者,者行孙,孙悟空的名字便成了排列组合;“曹冲称象”触摸到了等量代换的脉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展现着极限的定义;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成就了游乐场里的翻滚过山车……
好的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进而不懈地探索数学的奥秘,而不好的数学教学可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在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
而数学教育的任务正是教育者要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演绎成学生感兴趣的、可以接受的,又不失数学本质和数学价值的形式,并展示给学生。
“有营养”的数学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科学的探究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一言以蔽之,“有营养”的数学一定是有后劲的,是可持续的!
“好吃”的数学就是把“有营养”的数学“烹调”成适合孩子口味的数学,即孩子们喜欢的数学、爱学的数学、乐学的数学、能学的数学,也就是能给孩子们良好数学感受的数学。一言以蔽之,就是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需要的有数学味道的数学课堂。
高质量的数学教育就是引导孩子在学习中充满好奇与求知欲,有滋有味地学数学、做数学,让他们拥有对数学学习的良好感受和丰富难忘的数学活动体验,经历难忘的数学学习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应用逐步养成的数学思维来认识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只图分数的提高,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吗?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
我始终坚信,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是从勤奋进取中得到的,要吃别人不愿吃的苦,要花别人不肯花的工夫。
教师是儿童最重要的朋友之一,要尊重、理解、善待、帮助儿童;教师是儿童学习的引导人,要以教学智慧、广博的知识、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快乐成长。
上善若水。善良就体现在平时待人处事的点点滴滴,就是用真心去关心与帮助他人。善良在人与人之间也是可以互相传递的。
“做人要简单”,不要为繁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自己认准的目标要坚定地走下去,内心保持一份宁静,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数学教学之中。
简简单单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快快乐乐生活!
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温馨的家庭生活是努力工作的重要基础,安居才能乐业。
一个人连家庭都经营不好,连亲人都不爱,怎么可能会真正爱学生、爱工作?我们应该把生活、家庭、事业完美地结合成一体,当然这需要真情与智慧。
予人玫瑰,手留芬芳;予人关爱,情义深长
学习是学生的内部活动,数学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才能获取。
“借助已有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动手做(手脑并用)”、“数学问题生活化”等。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会解题,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学习的“钥匙”,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渗透在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这把“钥匙”。
学生就会将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组块重新调整和整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迅速地找到问题的实质,创造性地予以解决。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创造性,这些思想方法都可以转化为学生的智慧。
课堂是师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智慧共生的舞台,做“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师,创造孩子们喜欢的课堂,做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是我一直的追求。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呼应,智慧与智慧的交流。
我们应该把孩子当成主人,真正看重孩子的生命自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心智健全的生命。
“祝贺你们,是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的问题的出现,才给全班带来一次有意义的讨论!你们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善于倾听并接纳同伴的意见来修正自己,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
教育是一种洞悉。了解是尊重的前提,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而准确地洞悉每个生命成长的讯息,进而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策略,让每个生命都能够在课堂中收获成长。
学习是艰苦的,但不应该是痛苦的。
教育是一种成全。每个生命都渴望成长,教师应发自心底地尊重每一个儿童,尊重儿童对成长的追求,并努力为之创造条件。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人的心灵深处。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充满感情、有着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发展中的人!
对教师而言,最大的快乐是在课堂里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学生在课堂里心灵交汇,智慧碰撞。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适时、合理地设置“陷阱”,让学生充分暴露在运用知识过程中易犯的错误,然后针对错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深入剖析,培养学生抓住问题本质,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围绕数学本质精心设置一些小“陷阱”,就可以让课堂变得活跃而充满思辨的气息。
一堂课中那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思维波澜,让我们欣赏到教学的魅力。学生的思维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循环往复,一步步深化,一步步接近真理。
给学生的童年烙上数学印
数学教育要教人做真人、教人守规则、教人懂自律、教人常自省、教人拥有毅力、教人敢于承担责任……
对学习的热情、对数学的热爱、坚强、有毅力、充满自信,这些不都是小学数学教育给孩子的童年烙上的数学印吗?
成功的教学一定能使学生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能够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