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则笑话,“为什么只有孩子挑食而家长怎么都不挑呢?”,“因为他们买的都是自己爱吃的,还挑什么食。”一则小小的笑话听过却顿觉人生真理。
不过我小的时候却没有挑食的毛病,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自然也就无所谓挑不挑食了,最多是吃腻了的少吃两口,饿坏了再多夹几筷子的事。记得那会儿的冬天,饭桌上不是白菜就是土豆,夏天了会好些,但也都是自家菜园子种的茄子、西红柿、黄瓜一类的寻常时蔬。物质匮乏的年代从没有人关注身体缺少维生素还是蛋白质,平安长大已经是欣慰了。
记得长大后第一次吃荷兰豆、吃秋葵,才发现这世界上的蔬菜并不是只有家里菜园子里的那几样,当你有了选择吃什么的权利,才有资格说爱不爱吃,挑不挑食。
就像在工作后的头几年,我从来都不会主动买土豆大白菜一类的回家 ,吃腻了吃怕了,我开始挑自己喜欢的爱吃的。
但很奇怪的是,再过些年,我会想念家里的味道,会想吃土豆丝,会突然喜欢吃大白菜,慢慢的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也没有了太明显的界限。
唯一能让我听进去的可能就是医生的话了,他说你缺这个了要多吃蔬菜水果我就多买,他说你身体有点小毛病要忌口,不能吃牛肉羊肉的发物,我就会自觉得遵守,只要对身体好的,我大都愿意尝试,大都能放下。
或许这就是人们说的,比起山珍海味,活得岁月悠长身康体泰更让人心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