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作协副主席,北京“冰心奖”评委副主席,《读者》杂志首批签约作家,多篇作品被选入大陆、港台小学语文教材。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祝福青青的小树林》,散文集《小鹿吃过的萩花》《大雁飞到哪里去了》,童话集《爷爷的打火匣》,长篇小说《男孩女孩含羞时》《为了天长地久》《罗布泊的孩子》,短篇小说集《少年识尽愁滋味》,以及《24堂经典文学阅读课》《金蔷薇·徐鲁美文系列》等作品集、选集九十余册。作品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台湾地区“好书大家读”年度好书奖、湖北省文艺明星奖、湖北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作品选集译有英文版、德文版等。
小橘灯照亮来时路
徐 鲁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现代学者马一浮老先生写下的这一联名句,不仅蕴含着中国先贤们独有的“野人怀土,小草恋山”的永恒乡愁,从中也不难体会到一种朴素的生态文化情怀。
实际上,真正有温度、有情怀的作品和创作者,一定不会失去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优秀的、有使命感、有担当的作家,也一定会自觉地去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光荣使命。“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这不仅是一个严肃和崇高的文学课题、创作目标,也应该成为更多创作者的良知、伦理和信念。
“冰心奖”的倡导和创办者之一、德高望重的儿童文学前辈葛翠琳先生,曾多次谆谆提醒我们这些后辈作家:“儿童文学创作,写什么?怎样写?作品在读者心中留下什么?这是应该不断实践、反复思考的问题。每写一个作品,都像面对一份考卷。”她以自己的写作经历为例,又这样说道:“现实生活是童话生长的土壤。我一生编织童话梦。进入老年了,还常常沉浸在幻想中。我在现实中寻找童话,也努力使童话变成现实。”陈伯吹等儿童文学前辈也曾一再倡导,儿童文学要“为小孩子写大文学”。我们身在这个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的时代的每一天,不正在给我们提供着“大文学”的题材吗?
仅以《2019冰心奖获奖作家年度优秀作品选·小说卷》为例,所选作品几乎全部来自丰饶多姿的现实生活。
彭学军的《金草垛》以清新灵动的语言风格,真切地展现了乡村儿童质朴、恣意和明亮的童年状态,对少女阿枝、少年有垛的形象刻画鲜活而准确,文学之美斐然可感。
杨巧的《漂流的红木盆》有如一幅明丽的南方水乡生活风俗画。两个少年主人公,男孩明秀家是开粉铺的,女孩柳柳家是做木工的。淡淡的、缓缓的故事推动,就像小说写到的那条流淌在阳光和树荫里的栖凤河。漂在河上的红木盆,也像一朵朵红莲花,给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的村庄带来新的希望,也给生活在小村里的孩子们的心上投下了光亮、信心和希望。
此外,《沙窝窝》(金朵儿)、《老榆树下的等待》(陈小艾)、《鸡毛飞舞》(王勇英)、《球王》(谢华良)等,也都反映了当下农村孩子们的真实的生活状态。作者们当然并不是在简单地描摹和记录生活,其中也融入了他们独特的观察与思考。我们从中看到了脱贫路上的艰难、困惑、欢欣、新旧观念的碰撞等等。
探寻当代少男少女丰富多元的精神世界,书写城市校园真实的成长生活,尤其是发现新时代少年隐秘的心灵故事,一直是儿童文学作家们在努力拓展和开掘的一个题材范围。
《小素出门》是著名作家秦文君的短篇新作。这篇小说虽然篇幅不大,但情节密集、结实,几句对话,三两句白描,就把小素、白雪、秋秧、桃花这些性格各异的少男少女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他们各不相同的成长经历,作品也折射出了在当下匆忙而纷纭的社会里,那些熠熠闪耀的人性与亲情的光亮。
《寂静之声》是青年作家赵菱的一个小中篇新作。作品将青春期男孩女孩的日常生活和蓬勃无敌的精神状态写得丰盈而准确,依靠许多微小的细节传递着成长的美学、智慧、力量。
常新港的《看风景的猫》、三三的《我一直想知道的那件事》、孟飞的《纯真年代》、龚房芳的《是谁?》等篇,是对不同年代的童年的书写。三三的《我一直想知道的那件事》透过一段离当下并不算太遥远的年代,讲述了一代少年人的心路历程。不同时代的少年,有各自不同的心事和艰辛。但所有的少年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同学少年都不贱”。青葱、纯真和爽朗的芳华里,没有不美的故事。
“大自然文学”和“生态文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家不断开拓和书写的题材。而“草原之子”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在这方面不仅是一位“先觉者”,而且走得甚远。《来自赛汗塔拉的牧羊犬》继续书写了黑鹤熟悉如眼泪、如血脉的草原生命,以及与他身心相融的草原生活。他的小说几乎打破了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他真实的生活也许就是小说的开端,而一篇小说,不过是他真实生活的继续。这篇小说仍然是一如既往地精彩,是自然书写,也是“大地伦理”的书写。诗意清扬的文笔,传递出对大自然和万物的尊重、敬畏与守护。
本年度“美文卷”里,不同形式的作品,也都摇曳多姿,各有异彩。汤素兰的《花婆婆的金盏菊》、吕丽娜的《柠檬镇童话》、汤汤的《我们五个(外两篇)》,都是童话作品中的名家名作。三位女作家都在童话领域里深耕多年,这几篇新作,显示了她们从各自的方向,不断寻求新突破,不断攀升童话艺术新高度所作出的努力。高洪波的组诗《大咖拉布拉多》、高凯的《躺在那样的河床上》、王宜振的《一枚红叶(外一首)》、童子的《期限(外二首)》,均是2019年度儿童诗的耀眼之作。老作家吴然的《老家三题》、陆梅的《看见光和亮——写给告别童年的你》、湘女的《我的天鹅梦》、翌平的《四季如歌,圣彼得堡,一座古典的城市》、王立春的《我的东北冷,不开梅花》、阮梅的《童年的衣裳》、毛芦芦的《合影……》、韩青辰的《吃土地的人》等,是2019年度里一些题材独特、表现角度新颖的美文。赵华的《阿尔法泡泡》、周蜜蜜的《你好,你好,蓝海的使者》、梁慧玲的《云座魔法商店》等,则是幻想类作品中的拔萃篇什。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2020年春天,虽然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灾,这个春天也因此变得特别漫长和沉重,但是,一个历经百折而不屈不挠的国家,一个能抬起泪眼望向远方的民族,终将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迎来最后的胜利。而当山河无恙、雨后阳光更加明媚之时,我相信,2020年度的儿童文学,也必将焕发出一种更清新、更蓬勃和更为宏阔的气象。
体味真实的“中国式”童年
传递儿童文学的中国精神
来源:禹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