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读书笔记(1/4)

消费社会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法]波德里亚(Baudrillard)著;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ISBN 7-305-03535-1


第一章 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if !supportLists]1.        [endif]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这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奢华与丰盛,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制约它的不是自然生态规律,而是交换价值规律。

[if !supportLists]2.        [endif]丰盛与全套商品

[if !supportLists]1)       [endif]大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堆积丰盛产品,还有产品总和之外的东西:显而易见的过剩、对稀有之物神奇而决定性的否定,和对物质奢华的狂妄自负。你只是购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这种对消费材料、对商品的重复借代说法,采用一个重要的集体隐喻,以及借助于其本身无节制的特点,重新恢复了赠与和戏剧性的、用之不竭的挥霍形象。这个形象即节日形象。

[if !supportLists]2)       [endif]在丰盛的最基本的而意义最为深刻的形式——堆积之外,物以全套或整套的形式组成。

[if !supportLists]l  [endif]今天,很少有物会在没有反映其背景的情况下单独地被提供出来。消费者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

[if !supportLists]l  [endif]洗衣机、电冰箱、洗碗机等,除了各自作为器具之外,都含有另外一层意义。橱窗、广告、生产的商号和商标在这里起着主要作用,并强加着一种一致的集体观念;这是一串意义,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

[if !supportLists]l  [endif]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诱惑,它们还会模仿杂乱。不过,它们总是要想方设法打开指示性的道路,诱导商品网中的购物冲动,并根据自身的逻辑,进行诱导、提高,直至最大限度的投资,达到潜存的经济极限。

[if !supportLists]3)       [endif]显然,提供给消费者的商品绝不是杂乱无章的。服装、器械以及化妆品就是这样构成商品的系列,并引起消费者对惰性的制约:他逻辑性地从一个商品走向另一个商品。他陷入了盘算商品的境地——这与产生于购买与占据丰富商品本身的眩昏根本不是一回事。

[if !supportLists]3.        [endif]杂货店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丰富与盘算的综合,就是杂货店。杂货店(或新的商业中心)实现了消费的综合活动。它不把同类的商品并置在一起,而是采取符号混放,把各种资料都视为全部消赞符号的部分领域。文化中心成了商业中心的组成部分。杂货店被文化了,同时,商品(服装、杂货、餐饮等)也被文化了,因为它变成了游戏的、具有特色的物质,变成了华丽的陪衬,变成了全套消费资料中的一个成分。广告上写道:“时髦日常性:能够在有空调的同一个地方愉快购物,能够一次性购买到食品、用于套房和乡间住宅的材料、服装、鲜花、刚问世的小说或最新问世的小玩意,与此同时,丈夫和孩子看着一部电影或就地一同用餐等等”。

[if !supportLists]2)       [endif]杂货店能够以万花筒式的方式重新把一切捕获。它的整个“艺术”就在于耍弄商品符号的模糊性,在于把商品与实用的地位升化为“氛围”游戏。无所不包的杂货店,目的不是想讨好顾客,而是真的向他们推荐‘一些东西’,也许是一点智慧和一点热情”。

[if !supportLists]3)       [endif]杂货店可以变成整个一座城市。“艺术和娱乐与日常生活混而为一”,每个住宅群从游泳池-俱乐部向四周延伸。游泳池-俱乐部成了吸引力的中心,巨大的购物中心,圆形的教堂,网球场,这是最起码的东西。所有的活动被概括、被系统地组合并集中在“氛围”的基本概念周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整体的、多职能的组合生活。

[if !supportLists]4.        [endif]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所有的活动都以相同的组合方式束缚,满足的脉络被提前一小时一小时地勾画了出来。“环境”是总体的,被整个装上了气温调节装置,安排有序,而且具有文化氛围。这种对生活、资料、商品、服务、行为和社会关系总体的空气调节,代表着完善的“消费”阶段。其演变从单纯的丰盛开始,经过商品连接网到行为与时间的总体影响,一直到内切于未来城市的系统气氛网。

[if !supportLists]1)       [endif]对于商业选择来说,从杂货店到高档时装店,两个必要的条件是:商业活力和美学感觉。这里的哲学是,舒适、美丽和效率结合在一起,“环境美是生活幸福的首要条件”。

[if !supportLists]2)       [endif]这里,我们处在作为日常生活的整个组织、完全一致的消费场所。扩大到商业中心和未来城市规模的杂货店,是每一个现实生活、每一个社会客观生活的升华物。这里废除的不仅是工作和钱,而且是季节(空调中永远的春天)。在现实生活中,滋生出复杂和焦虑的东西,所有这些被分裂、相互之间无法缩减的活动——所有这一切最终被混杂、搅拌、调节并一致地展现在同一次连续的购物和消闲之中。

[if !supportLists]3)       [endif]所有消费之神或恶魔都汇集于超级购物中心,在这篇无所不包的文摘里,不可能再产生的梦幻、诗意与感觉的东西。即重大的搬迁与浓缩形式,建立在不同成份相互间有机连接基础之上的比喻和矛盾的重大意象,是不可能再存在的了。相同成分的永久性替代将特立独行。不再有象征功能:在永恒的春天里,“气氛”的组合是永恒的。

[if !supportLists]5.         [endif]消费的神奇地位

[if !supportLists]1)       [endif]富裕、“富有”其实只是幸福的符号的积累,物品本身所提供的满足感,只是一些获取、祈求完全舒适与幸福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消费的益处并不是作为工作或生产过程的结合来体验的,而是作为奇迹。

[if !supportLists]2)       [endif]更进一步地说,丰富的资料一旦与客观定义相分离,便被视为一种自然的恩赐,视为天上掉下来的好处。对消费的美好信仰是一个新成分;新的一代代人从此变成了继承人:他们继承的不再仅仅是财产,面且有丰盛的自然权利。

[if !supportLists]3)       [endif]即使丰盛成了司空见惯的事,它仍旧作为日常的奇迹来体验,因为它不是表现为生产出来的、抢夺而来的、征服而来的、经过历史的和社会的努力而得来的东西,而是表现为在有益的神话恳求下所赠予的东西。我们是其合法的继承人:技术、进步、发展等等。

[if !supportLists]4)       [endif]我们的的社会,客观上首先绝对是一个生产社会,一个生产范畴,一个政治经济战略的地点。消费范畴混杂其中,即表示控制的范畴。当今社会愈来愈多的根本方面属于意义逻辑范畴,属于象征规则和体系范畴,它们都是靠符号而且在符号的遮蔽之下存在。

[if !supportLists]5)       [endif]这些意义和规则的历史的生产问题仍然丝毫没有解决——作为延伸理论,这种分析应根据物质和技术生产过程逐条地加以陈述。

[if !supportLists]6.        [endif]灾难的完美诱惑

[if !supportLists]1)       [endif]使用符号的做法总是存在着心绪矛盾的,其作用总是牟取。

[if !supportLists]l  [endif]牟取这个词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先让符号(力量、现实的东西、幸福等等)出现,然后再攫取;二是先提出某事,然后再加以否定与击退。

[if !supportLists]l  [endif]神话的神奇思想就在于牟取变化和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片、新闻和信息的普遍消费也在于牟取现实符号中的现实,在于牟取变化符号中的历史等等。我们并没有介入信息的内容、符号所指的对象,大众传媒并没有让我们去参照外界,它只是把作为符号的符号让我们消费,不过它得到了真象担保的证明。

[if !supportLists]l  [endif]不管怎么说,我们带着“符号距离”提前或过后消费着现实。写实电影、新闻报道、快迅、爆炸性照片以及证词资料等随处可见。但到处所寻求的,是“事件中心”、“争论中心”、活生生的东西、面对面的东西——亲临事什发生现场所产生的头晕目眩、亲身体验时所产生的剧烈寒战。形象、符号、信息,我们所“消费”的这些东西 ,就是我们心中的宁静。与外界产生的距离则巩固了这份宁静。

[if !supportLists]2)       [endif]消费生产力,消费者与现实世界、政治、历史、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利益、投资、责任的关系,而是好奇心的关系。我们在此已经明确的消费尺度,不是对世界认识的尺度,也不是完全无知的尺度,而是缺乏了解的尺度。

[if !supportLists]l  [endif]好奇心与缺乏了解,指面对真相所产生的同一个整体行为,是大众交流实践普及和系统化了的行为。

[if !supportLists]l  [endif]这也是我们这个“消费社会”的特点: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

[if !supportLists]3)       [endif]消费地点,它就是日常生活。

[if !supportLists]l  [endif]日常性是整个一个生产力在超经验的、独立的、抽象的范畴(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在“个人”的、内在的、封闭的和抽象的范畴里产生分离。

[if !supportLists]l  [endif]个体重新组织他自身的工作、娱乐、家庭、关系时,采用对合的方式,并站在世界与历史的这一边,把严密体系的基础放在封闭的私生活、个人的形式自由、对环境占有所产生的安全感以及缺乏了解之上。

[if !supportLists]4)       [endif]从整体的客观角度来看,日常性是平庸,重复,和剩余的。但是在使“内用的”世界完全自治与重释而所做的努力中,它却是起决定作用的,令人安慰的。个人日常性的范围与大众交流之间深刻的有机联系就在于此。

[if !supportLists]l  [endif]作为封闭(Verborgenheit)的日常生活,没有世界的幻影,没有参与世界的不在场证明,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它需要这种超越所产生的一些形象和符号。

[if !supportLists]l  [endif]它的宁静需要永久性的被消费暴力来维系。它喜欢事件与暴力,条件是只要后者充当它的同室战友。

[if !supportLists]l  [endif]消费在这个“感受”层面上,把对世界(现实的、社会的和历史的)最大范围的排斥竟变成了最大的安全系数。正因为压力消化得不够,它才瞄准这个幸福的。

[if !supportLists]5)       [endif]但是,它碰到了一个矛盾:即新的价值体系导数的被动性与社会道德标准之间的矛盾。

[if !supportLists]l  [endif]从总体上看,社会道德仍然是意志、行为、效率以及奉献的道德。由此便产生了与新的享乐主义行为相伴随的强烈的犯罪感,以及“欲望战略家”认为不要把被动性视为犯罪的紧迫感。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应该把被动视为犯罪的。

[if !supportLists]l  [endif]大众传媒戏剧性的夸张(社会新闻或灾难被视为所有消息的常见类别)就在于此:要想解决清教徒的道德与享乐主义者的道德之间的矛盾。只要有外部世界的暴力和不仁道,安全就会如此被更进一步加以认识(在享乐经济中),就会时时刻刻觉得如此被选择是不无道理的(在拯救的道德经济中)。

[if !supportLists]l  [endif]命运的、激情的和命定性的符号,只有在有所防御的区域周围大量地涌现,才能使得日常性重新获得伟大与崇高,面实际上日常性恰恰是其反面。命定性就是这样处处被暗示和表示,其目的正是为了使平庸得到满足并得到宽恕。

[if !supportLists]6)       [endif]因此,日常性提供了这样一种奇怪的混合情形:由舒适和被动性所证明出来的快慰,与有可能成为命运牺牲品的“犹豫的快乐”搅到了一起。这一切构成一种心理,消费社会宛如被围困的、富饶而又受威胁的耶路撒冷。其意识形态就产生于此。

[if !supportLists]7.         [endif]增长的恶性循环

[if !supportLists]1)       [endif]集体开支

[if !supportLists]l  [endif]消费社会并不以个人支出的急剧增长为特征,它伴随着第三者(尤其是行政部门)为个体利益所承担的支出增长,而且其中一部分支出还减少着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真正的问题是要知道这些经费是否确保社会机会的客观均等。

[if !supportLists]l  [endif]不过,这种“再分配”对各个阶层的社会区别所产生的影响显然不大。比如社会阶级在学校面前,存在着继承性的、无法缩小的不平等,其他一些微妙的机制所起的作用远远胜过经济机制,仅经济上的再分配就大大地加强了毫无生气的文化机制。在健康方面,再分配的影响就不太明显。

[if !supportLists]l  [endif]不断增长的集体消费是通过税制和附加税的发挥得到赞助的。个人所得税是累进税,而公司捐赠与定额缴纳的则是累退税。税制和直接附加税(主要指与消费成比例的增值税)总是累退的。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及各家所缴纳的公司捐赠,若广泛用于资助集体消费,从总体上来说,就起不到缩小差别或再分配的作用” 。

[if !supportLists]l  [endif]当公共设施要对所有的人开放时,对最弱小者的筛选其实从一开始就已进行。为所有的人能够利用而做出的努力,通常从一种反映社会等级的分离上表现出来。这等于说在极不平等的社会里,为确保使用上形式平等的政治行动,在大多数情况下,却加重了不平等,这种开放性导致了对穷人情感上的拒绝。其心理原因胜于经济原因。

[if !supportLists]2)       [endif]社会再分配,尤其是政治行为的效用,应该提出来加以探讨。根据激进的假设,出色地保留特权的再分配机制,事实上是整个体系的组成部分或战术要素——入学制度与选举制度毫无二样。人们是否应该提出这种激进的假设呢?哀叹社会政治再一次的失败是无助于事的:恰恰相反,它成功地起到了它应有的实际作用。

[if !supportLists]3)       [endif]富裕的进步,也就是说对日益增加的个人与集体财产和设施的拥有,其“危害”也日益严重: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一方面,它是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产生的后果。经济活动带来了集体环境的破坏:噪音、空气和水污染、风景的破坏以及新的公共设施(飞机场、高速公路等)的建造,给居民区带来了莫大的困扰。

[if !supportLists]2)       [endif]另一方面,它产生于消费结构的本身。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内部结构所必需的设施过剩,比如额外的汽油开支和为事故受害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等,所有这些仍可以作为消费来计算,作为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

[if !supportLists]Ø  [endif]产品和机器老化速度的加快,对保证一定需求的旧结构的破坏,以及对生活方式无明显补益的假发明的增多,所有这些都可以纳入资产负债表之中。

[if !supportLists]Ø  [endif]社会财富生产过程中快速发展的代价,就是劳动力的流动,也就是职业的不稳定。人员更新与循环的结果是,社会负担变得十分沉重,尤其是会产生不安全感。对每个人来说,各方面(收入、声誉、文化等)的流动以及地位和竞争所产生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变得更加沉重。必须有较长的时间才能自我恢复与自我循环,才能弥补多种危害——上下班的路途、人口过于集中以及不断的侵犯与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和神经上的磨损。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在大众合理化生产中,技术和文化的作用所产生的“文化危害”是无法统计的。所有这些危害都是随着丰盛节奏的本身而增长的。

[if !supportLists]3)       [endif]生产力的增长一旦到了一定的界限,便几乎整个地被由增长来医治增长的顺势疗法所吸收、吞噬。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在这种不可避免地引起通货膨胀压力的快速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适应节奏,他们成了‘没人要的剩货’;而那些仍要购物并适应所推崇的典范生活方式的人,只有付出自我减少的代价才行。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因此,在最终确定为增长服务而进行的社会投资(教育、研究、健康)方面,在重新分配国内生产总值中日益增加的那部分时,社会被迫要减轻增长带来的社会压力。

[if !supportLists]Ø  [endif]这与其说是为了增强积极的满足感,倒不如说是一种对机能不良的个人或集体补偿性的支出,用于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更不用说毒品、烈性酒的消费以及夸耀性的或赔偿性的各种支出了,更不用说军事预算了。所有这些,就是增长,也就是丰盛。

[if !supportLists]Ø  [endif]那些不断增长的、要求社会“负担”类别的数目,并不是一种危害(与死亡作斗争以及死亡的推迟构成了“丰盛”的一个方面和消费的一个要求)。它愈来愈注重过程本身的保证。

[if !supportLists]4)       [endif]增长和丰盛的活力会自行循环与运转,会出现一个滑动的界限。当一种制度所付出的代价与其收益相等或大于收益时,这种制度是没有效率的。但是,通过危害以及社会和技术对危害的消除,我们发现,个人的或集体的“功能障碍性的”消费比“功能性”的消费快得多,体系实际上自己干扰着自己。

[if !supportLists]8.        [endif]增长的计算或国民生产总值的神话

[if !supportLists]1)       [endif]经济学家把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都加在一起,——不分公有与私有性质。危害与对付它的权宜之计,跟客观有益的财富生产一样,都得到了表现。但损坏、废弃等不足的方面并没有得到表现,比如下班的交通费竟作为消费支出来入账。

[if !supportLists]2)       [endif]积极的和消极的混加在一起是不合常情的。但这也许正合乎逻辑。因为真相也许是“消极的”财富,是对危害的弥补,是内部运作所花费的代价,是社会不良功能的自我调节费用,以及是在这个总体中起经济火车头积极作用的附属的毫无用途的挥霍浪费部门。当然,这种潜在的体系真理被数字掩盖了,魔术般地相加使得积极面和消极面(卖烟和建造医院等)的那种令人赞叹的循环特征变得十分模糊。

[if !supportLists]3)       [endif]尽管在各个层面做了各种努力来根除这些消极面,但仍旧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体制是靠它存在的,是不可能摆脱它的。比如,贫穷。发展的社会把这具贫穷的“风筝”拖在后面当做配衡体,而它实际上则成了最严重的危害之一。应该承认这样的假设:所有危害都可以作为积极因素、持续发展的因素、生产和消费的再次飞跃纳入某个方面。

[if !supportLists]9.        [endif]浪费

[if !supportLists]1)       [endif]现实体制的昌盛靠的是其掩盖着的瑕疵、平衡、危害以及罪恶,这是社会秩序、生产秩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当今丰盛社会的浪费与所有称做“匮乏”社会所进行的破坏性的挥霍之间,存在着一种绝对的差别。前者是一种纳入经济体系的危害,是一种集体价值功能性的而非生产性的浪费;而后者则是一种“过分的”浪费,比如把过时的汽牟当废铁处理--这实际是一种系统的、蓄意的、带有战略目的的毁坏,军备开支就是如此。经济体制只有考虑到所谓“理性”的时候,才会在节日浪费过程中超越自己的原有水平。

[if !supportLists]2)       [endif]人们算研究“垃圾箱社会学”:“告诉我你扔的是什么,我就会告诉你你是谁”!不言而喻,富有社会的丰盛与浪费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紧密啊!

[if !supportLists]l  [endif]浪费与废物的统计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它只是所提供的财产总量丰盛的多余符号而已。如果人们从中只看到本来用于消费而没有用于消费的多余废物,那么人们就不会明白浪费也不明白其功能。

[if !supportLists]Ø  [endif]从不相信这种事物内在的道德规则是使用价值和使用期限 ,到随着地位和时尚的变化而乱扔财富、更换财富的个人,一直到全国和国家范围的浪费,甚至到全球性的浪费,人类在一般经济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中是做得出来的。

[if !supportLists]Ø  [endif]道德家与资源的浪费与侵吞展开了积极的斗争。这个观点至少反映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并没有进人实际丰盛的纪元。

[if !supportLists]3)       [endif]所有社会都是在极为必需的范围内浪费、侵吞、花费与消费。个人与社会一样,在浪费出现盈余或多余情况时,才会感到不仅是生存而且是生活。这种消费可以发展为“消耗”,是地地道道的破坏,而且具有特别的社会功能。在任何时代,君主贵族阶级都是通过无益的浪费(wasteful expenditure)来证明他们的优越感的。

[if !supportLists]l  [endif]从更为广泛的社会逻辑角度来考虑,浪费远远不是非理性的残渣。它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级社会的功用性中代替了理性用途,甚至能作为核心功能——支出的增加,以及仪式中多余的“白花钱”竟成了表现价值、差别和意义的地方——不仅出现在个人方面,而且出现在社会方面。

[if !supportLists]l  [endif]生产性的消费,与建立在需求、积累和计算基础之上的“节约”恰恰相反。这里的多余先于必需品,开销在价值上先于积累和占有。

[if !supportLists]4)       [endif]极大丰盛是否在浪费中才有实际意义呢,这“多一点的东西”可以成为“本身的东西”?

[if !supportLists]l  [endif]从一定程度上讲,要使极大丰盛成为一种价值 ,所拥有的东西不应是不充分,而应是太多。在复杂的经济中,情况总是这样:人们不能够把有用的分离出来,把多余的去除掉。而且,“失去”的一半(从经济角度)在某消耗中可能并不是长期的或十分微妙地具有最小价值的那一半。

[if !supportLists]l  [endif]消费主人公履行着一个极为确切的社会功能:奢侈的、无益的、无度的,戏剧性的消费功能,广告耗费巨资实现了这一奇迹,从而拉动大众消费的经济振兴,从文化上只是进一步地促进了一种直接纳入经济过程的更为根本、更为系统的浪费。其惟一的目的不是增加而是去除商品的使用价值,去除它的时间价值,使它屈从于时尚价值并加速更新。

[if !supportLists]l  [endif]生产的东西,并不是根据其使用价值或其可能的使用时间而存在,而是恰恰相反——根据其死亡。死亡的加速势必引起价格上涨速度的加快。不过,人们知道生产秩序的存在,是以这种所有商品的灭绝、永久性的预有安排的“自杀”为代价的。

[if !supportLists]l  [endif]这种最高层次的“消费”与个人对商品如饥似渴的渴望一样属于消费社会的一部分。两者共同保证了生产秩序的再生产。这个社会中,浪费式消费已变成一种日常义务,一种类似于向接赋税的通常无形的强制性指令、一种对经济秩序束缚的不自觉的参与。

[if !supportLists]l  [endif]消费社会需要商品来存在,但更确切地说,需要摧毁它们。商品的“用途”只会导致其慢性堕落 。在慢性堕落中,所创造的价值要强烈得多。因此,破坏仍然是惟一代替生产的根本办法:消费只是两者的中间阶段。

消费中有个较大的倾向,就是在破坏中超越、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作为统治作用的消费的特性仍然从属于生产秩序。所以,商品通常显得不足。但它们的丰富本身也矛盾地意味着匮乏。库存是缺乏的多余,也是焦虑的标志。商品只有在破坏中才显得过多,而且在消失中才证明财富。无论是以强烈的象征形式(机遇剧、赠送礼物的宗教节日、个人或集体的外在破坏行为),还是以系统的、惯例的破坏形式,破坏都注定要成为后工业社会决定性的功能之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6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6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4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43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9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8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