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胜负难分川陕路
第二节 彭原店
再说张浚保了曲端,又拜他为大将,可张浚考虑到,曲端曾经做的事儿确实不敢让人恭维:欲杀上司王庶、抢夺上司官印、剿杀叛军史斌兼并其兵众、擅自袭杀义军首领张宗谔兼并其兵力、不接受朝廷诏令进京述职,等等。可谓胆量忒大,劣迹斑斑,如果在和平时期,他曲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但现在战时用人之际,而他偏偏有军事能力!
对这样的人,张浚心里其实也不托底,任命不久,便派心腹张彬到渭州探曲端的口风。张浚要张彬传话,娄室孤军深入,我们正好聚合川陕六路之兵,灭了娄室。曲端却认为,只需要派小部队骚扰娄室粮道,大部队不应该轻举妄动,当然,曲端的这个建策不能说是错,但是明显和张浚唱反调。
张彬回来报告张浚后,张浚心中暗暗叫苦,只得走一步算一步。
恰好此时,金军在陕西路主将娄室率领下,又开始大举进兵了。
公元1129年底,娄室汇合诸路金军围攻陕州(河南三门峡)。当时陕州守将为李彦仙,李彦仙遣使向张浚求援,同时向张浚提出,暂时撤出陕州,避实就虚,扼守山险。这是张浚入川陕的第一仗,未打先撤,脸上无光啊,因此张浚没有同意,而是要李彦仙坚壁清野死守陕州。
公元1130年正月初一日,娄室率叛将折可求并十万之众攻陕州,李彦仙镇定指挥回击,并向张浚告急。张浚派人携带金币抄小路进城犒军,同时命令去曲端救援。但是曲端认为陕州在金兵围攻之下难以守住,增援不能成功,没有出兵意向,张浚没想到曲端果然没有大局观,大怒之下,只得自率大军救援,走到半路,陕州失陷了。
金军攻陷了陕州,在娄室的指挥下,长驱直入跨潼关,挺进关中平原,剑指环庆路,开路先锋撒离喝率军向邠州(陕西彬县)奔袭。张浚向曲端下死命令,要他出兵拒敌。
这次,曲端不敢再怠慢。派部将吴玠在庆州(甘肃庆阳)西南的彭原店据守,他本人率主力屯驻邠州宜禄(陕西长武)作为策应。
吴玠行动神速,到彭原店便抢先占据了制高点,居高临下,凭高列阵,静候金军。
吴玠是曲端手下最为神勇战将,公元1128年春,金人渡河,吴玠在青溪岭设伏,将来犯之敌迎头痛击,狂追杀了三十里,吴玠开始在金人面前树立了自己字号。
这次在彭原店迎战金军,吴玠先占领了有利地位,将不同的兵种按梯次列阵,先是弓弩手、接着是手持狼牙棒、大铁锤的重甲骑兵、其后是长枪手,最后才是大刀队。
金军一出现,宋军马上用弓箭进行压制,攻势稍一受阻,重甲骑兵马上杀出,经过一轮猛敲重砸,长枪手和刀斧手再从后面跟上,层层砍杀。宋军从高往下,势如奔马,金军仰攻,重心后跌,一场硬仗下来,金军死的死,伤的伤,血流成河,尸如山积。
金将撒离喝以前的仗打得太过顺利,何时吃过如此大亏,被这种恐怖的场面吓住了,竟然坐在地上放声大哭。金军残余部众对此大为羞愤,将他背起,狼狈不堪地撤军。经此一战,撒离喝获得了一个“啼哭郎君”浑号!
第一次“彭原店之战”,宋军取得了胜利。
不久,娄室亲自率军赶到,挥军再战,在金军猛攻下,因为金军有一次教顺,这次吴玠的打法不太灵光了,吴玠所部前军经过交手,不太顺利,稍有退却。
曲端闻报前方吃紧,不但不进兵支援,反而率军退往泾州(甘肃泾川),吴玠孤军作战寡不敌众,战败而退,部将杨晟战死。金军乘胜进占邠州(陕西彬县),进行烧杀后又退走。第二次“彭原店之战”失败,前一次的胜利果实打了水漂。
张浚追查失败的责任,吴玠怨恨曲端见死不救,而曲端没有检讨自己过错,反而争辩说,因吴玠失败,他不得不退据险要地形防止崩溃,并且进一步弹劾吴玠违抗自己的军令,吴玠因此被罢除了“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之职,曲端这个做派,这就很不厚道了。
不久,张浚获得事实真相,也爱惜吴玠这个人才,升吴玠为秦凤路副总管兼知凤翔府。而吴玠和曲端也因此反目成仇,成了死敌!
“彭原店之战”虽小,但对张浚的川陕军影响较大。本来吴玠是曲端的得力助手,因为曲端的不能容人,张浚将吴玠单独拎出来,让他自立山头。
更为重要的是张浚通过此战,基本摸清了曲端的心意,他始终不是和自己一条心的,于是有了将他边缘化的想法。
此后,曲端再没有出现在战场,为自己的刚愎自用、娇纵慢上付出了代价。
佐料:陕州本来被娄室攻取,公元1128年三月被李彦仙收复,李彦仙收复陕州后,多次击退金军的进攻,赵构闻报,惊喜道:“李彦仙再三获捷,朕欢喜得睡不着觉!”即命李彦仙知陕州兼安抚使。
公元1129年正月初一日,娄室与叛将折可求率军十万攻陕州,金军分为十队,使用鹅车、天桥、火车、冲车等多种攻城器械轮番进攻。娄室命一队攻击一日,次日换一队攻一日,十队依次轮流攻击,第十一日则十队共同攻城,如此三番共三十三日,誓要攻下陕州。
李彦仙意气自若,登谯楼,指挥乐队大奏乐曲,金人没见过这种打法,愕然而退,李彦仙派人潜下城墙,焚烧了金人的攻城器具。
陕州城中将士在李彦仙的指挥下,大小两百余战,前后毙伤金军数万人。一直坚持到1130年正月十四日,陕州城弹尽粮绝,死伤满营,终于被金军攻陷。
李彦仙等人突围至黄河北岸,得知金兵在陕州城中大肆屠戮,李彦仙痛恨道:“金人之所以屠城,是因为我坚守不下啊,我有什么面目再见世人?”李彦仙说完,愤而投河自尽,年仅三十六岁。李彦仙羞愤自杀,虽然忠勇爱国,却略欠考虑,甚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