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参加校本研修培训,培训老师说,如果我们去医院看病,基本上医生说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很少有人跟医生讨价还价。可是我们教师呢?我们能做到这样吗?应该是不能吧,可见,我们的专业性不能让人信服。这位培训教师,出于对自己职业的尊敬,对自己,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希望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包括学生家长,看待教师就像病人看待医生一样。可是能一样吗?我认为不能!
首先,是因为对象不同。医生治病救人的对象是病人。我们什么时候去医院看医生?自然是在身体有病的情况下 ,身体不舒服,迫切需要医生来解除病痛。如果病的比较急、比较重,病急乱投医,别说是医生的话,就是江湖游医、庸医,甚至病友的话,也愿意去听、去信、去尝试。难道庸医甚至病友也有专业性了?如果非要这样说,那么真正的医生肯定会哭笑不得。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本来就是活生生的人,他们身体健康,思维活跃,怎么能要求学生对教师言听计从呢?
其次目的不同。医生救治病人先保命,为了活命,允许肢体残缺,可以截肢,可以借助外部医疗器械,如呼吸机。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这个人必须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
最后是追求时效不同。医生要尽快解除病人病痛,和疾病抢时间。教师呢?蔡元培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执教者怎么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将来?教育的近视眼害不得!
如果非要把医生和教师进行比较的话,我想,我们看病还讲究一个,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医生推荐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生活,才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有可比较性。医生推荐健康生活方式,正如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推荐和唤醒,可以比较。
大教育家蔡元培说:“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医生和教师,和千千万万个其他职业一样,都为了人们生活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