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是西汉与东汉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人物,建了个“始建国”,当了16年皇帝。古代人认为他是个机巧诡诈、欺世盗名的伪装者,最后谋逆篡位才原形毕露。近代人如梁启超、胡适等却认为他是一位思想超前的改革者,但因他的改革思想太超前,甚至有人说他更像是个穿越者……那么,王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本文仅以班固的《后汉书·王莽传》为蓝本,发点一孔之见——
伪装“孝子”,凭“孝名”出人头地
王莽出身可说是幸与不幸并存:幸,是指背景好,他所在的王氏一族都有权有钱,用现今的话讲,他应属于“官二代”、“富二代”的行列;不幸,是指他命不好,他父亲早死,还未来得及封侯,故他享受不到父亲的“余荫”,在“官二代”、“富二代”中,唯他“孤贫”。
但贫也有好处,可让王莽早熟、早当家,更懂“人情关系”的重要,因而他对内侍奉好诸多当官的叔伯,对外交好那些英杰俊才。《后汉书·王莽传》这样记载:“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
深谙人情世故的王莽,自然知道想出人头地只能利用自己的背景和关系,但这需要等机会。当得知已官至“大将军”的伯父王凤生病,他知道机会来了,因而“不是儿子”的他跑去伯父病床前像“孝子”一样服侍,“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其尽心劳苦之程度可想而知,若这也是“伪装”,也真难为他了。
好在他的苦心终于得到回报,伯父病逝前,专门嘱托亲姊(妹?)孝元太后及外甥汉成帝刘骜,照顾一下他这个“孝心可嘉、孝行感人”的侄儿,王莽因而被“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黄门郎”虽只是皇帝身边负责打杂的小官,却地位特殊,再大的官可能都要给王莽几分薄面。这对王莽无疑是一次重大的人生转折,因他从此脱下“布衣”,正式进入官场,有了可一展身手的平台。
伪装“贤士”,靠“贤名”平步青云
要想装贤士可不容易,一肚子草包的人恐怕连装的资格都没有,得有真才实学才行。这王莽也的确不一般,未进官场前,一直“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再加上他懂得搞好内外的人情关系,在他原来的亲戚朋友圈早已是一派谦谦君子的良好形象,因而,他若想博“贤士”之名应只是探囊取物之事。
但“贤名”得有人传到皇帝耳中才有用。这对已在皇帝身边工作、可左右逢源的王莽来说,只要稍微运用一下他擅搞人情关系的手段,应也是小菜一碟。关于这一点,班固在《王莽传》中并未详述,只记载了结果:“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书,愿分户邑以封莽,及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皆当世名士,咸为莽言,上由是贤莽。”大意是说,他叔父成都侯王商自愿请求把自己的封邑分一部分给王莽,当世许多名士也纷纷在皇帝面前为王莽说好话,于是皇帝刘骜才终于认识到王莽是贤士,有可堪大用的贤才,当个打杂的小官实在太屈才了。
刘骜虽平庸,却也不愿当“无识人之明,不懂唯才是举”的昏君,既然大家都说好,那就用吧。于是,在一片叫好声中,王莽官运亨通,一路平步青云。据《王莽传》载:”永始元年,封莽为新都侯,国南阳新野之都乡,千五百户。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王莽初涉官场,从当个打杂的小官起步,可说是无资历、无资本,却通过“煽动舆情”,用个“贤士”的虚名,就能“空手套白狼”,在复杂的官场上竟连连高升,这种非凡的手腕,大概不是那种凡事循规蹈矩的“谦谦君子”之所为吧?
伪装“清官”,用“廉名”积累晋升资本
在官场上混的王莽应是早定位做个“清官”,因而他是“爵位益尊,节操愈谦”。他三十八岁就官至大司马,“继四父而辅政”,可谓年轻有为,已足光宗耀祖。然而他仍不满足,“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已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他将车马、衣物、钱财施舍给宾客,竟至家中无剩余。有一次他母亲生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众多高官夫人见莽妻“衣不曳地,布蔽膝”,以为是仆人,一问才知是莽夫人,皆大惊。这种为博“清廉之名”的作派其实已经有点过了,作为大司马夫人,再装“清廉”,也不至于穿得像仆人吧。
不过与王莽装“清官”有点格格不入的是,他在未做大司马前,还“接纳供养知名人士,结交很多将军、丞相、卿大夫”。因他搞人情关系的确有一套,以致这些他所结交的名士和高官,更加推荐他和为他宣扬鼓吹,从而使他的名声传遍朝野,超过了他的叔伯们。这或许正是他年纪轻轻就当上“大司马”的主要原因。
王莽在装“清官”期间,却做了件颇蹊跷之事,就是偷偷买了个婢女,当“昆弟或颇闻知”后,他解释说:“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儿子,我听说这婢女能生儿子,就买来准备送给他。”第二天,他真把自己买的婢女送给朱将军。本来人有七情六欲,“清官”也是人,且按他的地位买个暖床婢女之类在当时的古代其实是很正常的,不会有人说三道四,但他为了自己的“清名”,竟伪装到这种地步,实在不易。难怪连班固也在文中感慨:“其匿情求名如此。”
伪装“忠臣”,借“忠直”之名在官场开路
王莽伪装“忠臣”的表现,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仍在官场打拼时,做“忠于国法,不徇私情”的忠臣,借机清除阻碍自己升官路途的高官亲戚。如太后姐姐之子淳于长做官在王莽之前,名誉地位在王莽之上,因有才干位列九卿。王莽暗中搜集了他枉法的罪证,并通过大司马曲阳侯王根奏报揭发,淳于长伏法被杀后,王莽因而获得了“忠直”之名。后来王根不知为何自请退休,并向皇上推荐王莽,年方三十八岁的王莽于是被提拔为大司马。
第二阶段,官场落魄时,做“铁面无私,大义灭亲”的忠臣,逼自己的儿子自杀伏法。王莽做大司马辅政一年多后,成帝去世,哀帝继位,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太后命王莽辞官回家,让权给哀帝的外家。但因王莽平时擅搞“人情关系”,众多高官甚至刚继位的皇帝都为他说好话,太后于是“复令莽视事(相当于现在的理事)”。不过王莽后来得罪了哀帝祖母定陶国傅太后,被迫辞职回封地。回封地的王莽一直闭门谢客,安分守己,但他的次子王获却杀死了一个奴婢。按当时的做法,这种事最多是罚点钱了事。但要做“忠臣”等待时机复出的王莽却严厉处罚自己的儿子,要他自杀伏法。可以相像,在自己的封国大义灭亲,王莽肯定赢得当地百姓和官吏们的一片叫好声,因而王莽在封国三年,“官吏上书替王莽伸冤的数以百计”,最后皇帝重新召回重用王莽。
第三阶段,身居高位时,做“主动为帝分扰”的忠臣,要为皇帝解决“立后”大事,最后让自己的女儿当了皇后。王莽回京一年多后,哀帝去世,因哀帝无儿继位,太皇太后亲自掌权,王莽再次接任大司马。此时的王莽,经过官场沉浮历练,玩弄权术的手段更是炉火纯青,他也无需再像刚入官场的初哥那样谨小慎微,而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不过为了巩固和继续提高自己的地位,他仍需继续伪装做“忠君”之臣。如平帝登基三年后,王莽想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就上奏要为皇帝选皇后,后来见王氏家族的女儿有许多在候选名单中,怕她们和自己的女儿竞争,就又上奏说“自己女儿相貌下等,不宜与众女子同时被选”,王太后有感于他的至诚,就下韶书不让王氏家族的女儿们参选。然而让太后始料不及的是,她刚取消王氏之女的参选资格,就发生了众百姓和众官员自动上书或上堂跪请要求立王莽女儿为皇后的事件。王太后最终也只好顺应“民意”,同意立王莽女儿为皇后。
伪装“周公”,要“圣人”之名想千古流芳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芳。已位高权重的王莽也想做周公。周公辅佐成王时有一个典故,边远的越裳国主动来进献“白雉”表示臣服。王莽也婉言示意益州的官让塞外的蛮夷来进献“白雉”,然后大臣们便大力陈奏,说这是王莽的功德招来的祥瑞征兆,就像周公辅佐成王获得白雉一样。演技一流的王莽后来自然是得偿所愿,被赐封为“安汉公”。只是这种“东施效颦”的拙劣做法实在让人大摇其头。
伪装“天命之人”,先做“居摄”的假皇帝,后做建国的真皇帝
自古以来,皇帝是“天命之子”,有“天命”在身才合法,才被承认。做了“安汉公”,权力已等同皇帝的王莽,最后竟想要名正言顺地做一个“真命天子”。但要做天子得有“天命”才行,在古代,所谓的“天命”,要么是乌龟驮的书;要么是天降的陨石之类。而王莽的“天命”却有三个:
其一,是一块从水井里挖出的白石头,上面写有这样的朱红文字:“通告安汉公王莽为皇帝”。于是神秘的“天命”兆告便从此传开了。可惜对这种拙劣的表演,连太后都看不去了,当王莽让王公们把这事禀告她时,她明言:“这是欺骗天下人的,不能照办。”不过一个养在深宫的女人,又怎么可能是此时的王莽对手,几番运作和施压,太后便妥协了,王莽成了居位摄政,代行皇权的假皇帝,甚至连年号也改叫“居摄”。
其二,是齐郡忽然冒出的一眼新井和巴郡的一头石牛。其中新井的“天命”是通过齐郡临淄县昌兴亭亭长辛当得“天帝”托梦传达:“代皇帝应当成为真皇帝。”后来王莽自然是要“顺应天命”,向太后请求:“奏报时”,不再“自称假皇帝”;“向全国发号施令”,也不再说是“代理”;等等。他的请求奏章得到了认可。这事自然被众百姓和众大臣广为议论。这是王莽在为他登上真皇位而开始造势。
其三,是一只铜柜,上写有两道封书题笺,一道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道写着“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但这个载有“天命”的铜柜来历有点特别,是一个正在京城求学的叫哀章的梓潼县人所制作,他品行不端,喜欢吹牛,当他听说齐郡新井和巴郡石牛的事后,就在当天黄昏,身穿黄色衣服,提着铜柜到高帝庙,把它交给仆射。仆射把这件事报上去后,在戊辰日,王莽就到高帝庙接受这“天命”,开始去掉汉朝名号,正式建“始建国”,设国号“新”,他自然就成了新朝的真皇帝。
纵观王莽一生,他这个伪装者无疑很成功,从“布衣”到“皇帝”,全靠伪装做成,不费一兵一卒,就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大业,这在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白居易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大伪似真,大奸似忠,无疑正是王莽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