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一贯偏好建筑。
一直觉得:建筑作为一个物理容器完成了人与自然的区隔、内与外的差别:对外构建出了边界、对内营造出了空间,给身在其中的人以全新的意义。而同样大小的空间,经由不同的陈设和布局,又会有完全不同的用户体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当年如果不是选择计算机专业, 就会选择建筑相关的专业。而先做研发后转产运之后,就有点像从盖房子到设计房子的转变,懂得建筑工程上的平衡与妥协也了解建筑设计的初衷与发心。所以,在学习建筑相关的书籍时,给自己带来很多类比的乐趣。
当然,类比不是什么有效的论证方法。只做个人角度的罗列,希望能够有所启发。
为什么将App和建筑相类比
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现在都有两个生活:线下生活 和 线上生活,线上的生活转移并拓展了线下生活的部分功能。当我们有一个“需求”的时候,就有了两个选项,可以选择去线下的场所或线上的App 来排解和消费。于是,
线下的建筑与场所 就与 线上的App构成了某种呼应,尽管实现方式并不相同,但是因为满足了相同的“需求”,使得两种空间的设计思路有了可类比之处。
建筑与App分别构筑了线下的物理空间和线上的虚拟空间。当你迈进一个建筑之时,当你打开一款App之时,你就开始了自己在这个空间里的旅途:你所看到的的每一家店铺、你看到的每一个列表,你接到的每一份传单,你收到的每一个弹窗和红点,都在争夺着你的注意力;你试穿的每一件衣服,你查看的每一个详情页,你办理的每一张会员卡,你支付的每一个VIP权益,都在承载着你的种种诉求。
正是这种物理与虚拟的对应与类比,让我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去思考空间与人的关系,去将同类型的建筑和App做比对,体会线下建筑设计的匠心,思考是否有将其迁移线上的可能性。
摘录与类比
巨大的建筑与外界的联系必然变的薄弱,如果身处一栋巨大建筑的中间,你将无法看到外部景观,你甚至不知道此时是白天还是黑夜,这就是大型建筑的命运。库哈斯发现,建筑往往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只在内部创造一个完整的世界,换而言之,这是所有建筑物的主题公园化,试图拯救封闭而令人无法忍受的内部空间。
场所原论2
如果我们将日渐巨大的建筑类比我们手机中一个个的超级应用呢?
张小龙将微信首先视作一款工具,所以其倡导的价值观是:“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产品是一个用完即走的”。
而今天更多的产品经理将自己的产品视作时间的黑洞,希望能够吸附用户尽可能多的时间,通过尽可能多的触点来吸引用户进来,通过尽可能多的服务来完成服务变现。
产品的定位与边界在这种不断的拓展中变得日益模糊,如果说古早时代的“高频打低频”还是在同质需求、同类型业务中拓展的话(比如,外卖-->卖药),那么今日的逻辑已经成了“高频次打高毛利”,只要一个业务自己做可能比卖给第三方有更大的毛利或想象空间,那么大概率就可以自己试着做做看。
曾经开放的互联网海洋,如今满是一个又一个的孤岛,超级应用通过丰富的子功能和小程序来消耗越来越多的用户时间,在内部构造尽可能多的功能项目,从而让用户更久的滞留于此。
比如,在晚点报道中提到的:
“饿了么将集中力量提升 App 端的新用户和用户打开频次。饿了么的用户分成了 UCMV(用户 User、消费者 Consumer、会员 Member、VIP)四个层面,负责 “U” 也就是用户的团队,只需要负责拉新和提升用户打开 App 的次数,不需要为用户后续的购买行为负责。到家业务中心组建了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游戏化,以提升用户打开 App 的次数。目前,饿了么的游戏比较单一,主要是饿了么果园,而美团的游戏相对丰富,除果园外还有贪吃蛇、斗地主、答题领红包等。”
设计这个词很危险,一个建筑师会为显示自己的工作重要而忍不住在存在之物上加点什么。设计这个过程同样危险,太多的建筑师陷入技术解决而将最初的感觉完全丢失。
造房子
一个产品崩坏的开始,是产品经理为了显示自己的工作在产品上增加各种各样的功能和入口。而为了解决这些功能入口的稳定性、逻辑严谨性和原有场景的共生性,又不得不去处理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让自己的产品成了一个四不像的黏合怪。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似乎应该是“无我”的,我们追求的不是彰显个性,而是尽量从全局收益出发,做出胜率最大的决策。叫好与叫座之间,似乎我们首先应该选择叫座再去寻求叫好,曲高和寡对于产品来说并不是什么溢美之词。
尤其是在做大规模用户基数的产品时,产品经理更要克制自己的创造欲,尽量遵循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因为只要加了的功能就很难下掉了,在一个巨无霸产品上,一个三级入口也会影响几十万用户。可以回溯下你曾经经历过的产品,里面是不是也有积年累月无人维护的边缘功能?又或是有零零总总不知道谁送上线的AB实验?
建筑师只是提供了一种暗示着多种可能性的场所,但并未决定它。使用者的使用和阅读将成为这座建筑带来的真正震撼的效果。
造房子
所谓城市,并非都是照着城市规划者的理念及计划建造而成的。城市是不断变化与成长的生物。当然,为了让人们在那里聚集、生存,必然会出现控制和操纵城市生长的规划理念。但是,城市最为强韧的生命力与复杂多样的氛围,却不是出自统治者也不是规划者之手,而是来自居民本身亲手的培育。而且越是无法用理论性、合理性收编的部分,越能孕育出城市独有的文化。也就是说,源自人们日常生活长期培育出来的文化,正因为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才会将人们吸引到城市来。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
我们常说,好产品是长出来的,用户是产品的共建者。
某种意义下,产品经理只是建起了一个广场、铺设好了一片草坪,用户如何利用这个广场、他们将如何穿越草坪,都是我们可以基于经验和理解预设但很难以上帝之手决定的。
关于“用户是产品的共建者”,最直接的例子莫过于各种各样的社区型产品。在我身边的小圈子里,能够相对达成共识的是:“社区是养出来的,但是,什么时候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时间节点,却远不像工具产品、媒体产品更容易干预和预估。”
感兴趣的话,建议进一步阅读chaosRed关于小红书的论述,他提及《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将小红书比作一个城市:
“很多时候人们会把一个产品视为一个容器,而去制定规定,但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这些产品的使用者们是怎么样通过自己的行为在使用。因此,真实、美好和多元,这是小红书最为看重的三个城市精神。”
尽管工具型产品、媒体型产品我们预判用户的行为相对容易一些,但是仍然会出现彼之蜜糖,吾之砒霜的预判错误的情况。所以,不妨将一个宏大的产品方案拆解,每一步都少做一点,先有用再迭代、先观察再设计,从而控制迭代的成本、提升迭代的胜率。
日本造园手法中有一种叫借景的,也是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创造空间,发挥出日式的感性。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
很多建筑依附于自然,让建筑物沿着山体“长”在山上;很多建筑借景于自然,让窗外的风景成为了屋内的装饰。而当我们度假的时候,这种借景而立的建筑就能够远远超过千篇一律的建筑物,给人以更大的愉悦感。
类比做运营工作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在别家平台上去获取新用户、引流和经营老用户的,只有更好的借助平台特点,才能够让自己的运营工作“长”在平台上。保持运营目的的内核,更灵活的运营的外壳,因“地”制宜,从贴合平台规则的角度入手,从而让运营更从容的附着在平台上。所谓的全平台运营、全媒体运营,就是个入乡随俗的事情,只有贴合更大空间的规则(平台),才更容易让自己的运营动作被接纳。
既然是借景、借势,就更需要明白自己只是一段时空周期下的幸运儿。很多平台上的运营者,将数据成就完全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吃碗砸锅,各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鞭笞平台,一怒之下就转战其他平台,却忘记了自己当年的势是借来的,换了一处水土另启建筑,真的能依然借景借势么?
我们事实上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美”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我们情绪的变化。
这也就能解释我们为什么对建筑和家庭装潢会如此热衷了:这些东西能帮我们确定我们是何许人也。
幸福的建筑
在设计会员产品的时候,在去思考小圈子产品的时候,常常会反刍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需要给用户营造一个怎样的场、帮助他们梳理怎样的自我认知。用户通过自我认知的身份将自己与其他人区隔开来,从而产生紧密的聚类。作为一个小圈子的会员,我和谁在一起很重要、和谁不在一起更重要。
在实践中,对于新产品来说,一个取巧的方法是,如果我们不能很清晰的定义我们是谁,至少可以很清晰的表达我们不是谁。通过塑造和非目标用户群体、同品类大品牌的对比,既让自己能够有了品类对标,又能更清晰的刻画出自己的形象。
在宣传口号的设计上,一款新的社交产品,一定会抛出口号“爸爸妈妈才玩Facebook”来吸引用户;对标国内,QQ经历了被微信挑战之后,重新在年轻的用户组群中受到偏爱。又如,钉钉明确的是:别用微信聊工作,不要让让工作侵蚀了你的生活。
在设计语言的使用上,App也会刻意的营造属于自己的调性和气质。你会发现很多明明功能层面相同的应用,在套用了不同的设计语言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果然是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有一个非常大胆的预测。他说:城市正在从碳基城市转变为硅基城市。碳基空间是跟人类的身体息息相关的实体物理空间,硅基空间则是互联网世界。硅基空间具有虚拟、运算、共享的优势。最初互联网依托城市发展,互联网崛起之后,会让城市出现巨大的转变。
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
线下城市在变得可量化,线上的产品、运营工作更是如此。
如果没有新的交互设备、新的交互范式的诞生,产品经理似乎越来越趋向于技术、数据导向。绝大多数的短期产品、运营动作是可以通过过程数据的收集、拆解和对比进行验证的。于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具体的用户,而是一个个抽象的数据流和逻辑线条,这也使得产品决策和迭代的路径发生一些改变。
比如,在婚恋产品中,我们要追求用户留存。通过指标的共现分析发现,用户主动和对侧打招呼的数量和次日留存正相关。那么,对于新用户的优化就从原本人文关怀出发的产品设计决策导向了以“主动打招呼”为核心指标驱动的产品优化决策。一个改进能不能增长这个指标?如果能就上线,如果不能就暂缓推进。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化简产品功能、突出引导核心主流程的剪枝方式来让用户从更聚焦的侧面来认识我们。
这种硅基驱动的决策过程会有偏么?主观觉得一定会。但目前有更好的量化方法么?貌似还没有。为了消泯可能的风险,一个折衷的选择是,留出20%的时间去做那些我们觉得对,但是似乎没有很好方式量化的举措。
最后
建筑,尤其是商业建筑,为用户营造了空间和场景,让用户能够将自己的想象和情绪投射进来。
产品,作为一座线上的虚拟建筑,我们有更大的开放度为用户制造想象。好的产品追求的不仅仅是业务输出的服务质量,更是用户能感知到的服务质量和想象投射。
营造场景,投射想象,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