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小儿子给我打电话。
儿子说是用老师手机打的,没事就是想给我打电话。
他说我给他写的信他收到了。我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怎么说呢,反正什么感受都有?”我问他:“什么感受都有,能具体说说吗?”儿子说:“说不清,就是该有的都有!”我笑了,“其实老师让写信,我也不知道怎么写,最后想,既然不知道怎么写,那就有什么说什么吧!妈妈想给你一点温暖、支持和力量!”儿子紧接着我的话说:“就是就是,就是这些!”我说:“有就好,只要你开心,妈妈就开心了!”儿子说:“嗯嗯,有!”
然后儿子又告诉我昨天他们学校用救护车接走了一个人,他们在宿舍呆了一天……
听着儿子的叙述,明显感到前所未有轻松、欢快!
在写信的时候,我还担心我的信温暖有余,力量不足。但我明白我不是要感动孩子,而是温暖孩子,现在看来还是温暖最重要。
其实孩子非常清楚家长的期待,他更知道你想让他干什么。他学习成绩不好了,面对父母他也会内疚。只是我们心太急了,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自我反思和觉察自己的机会!所以导师的失衡技术确实很重要!
在这次通话中,我也觉察到自己的两个问题。第一,孩子打电话,我总是不由自主地问有事吗。上次这样问的时候,孩子就有点不满意,说没事就不能打电话了?我还得赶快解释。今天我又问了,但是立刻又想到了另一个说法——孩子,你想给妈妈说什么?第二,当我问孩子感受的时候,孩子不知道怎么表达。这就说明在平时我让孩子表达感受的时候少,孩子没有这个能力。以后就常问孩子,“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有什么看法?”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