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今天被放鸽子了。
昨天学长传达,亲辅导员约我们今天晚上吃饭喝茶聊聊天,还神秘兮兮的说会有意外收获,我满心欢喜的表示中午会少吃点的。
下午还在酝酿着提早一个小时下班开溜,结果学长说辅导员临时有会,放我们鸽子了,好吧,语言无以表达我的情绪,发了张敲碗的动图意思了下,朋友让我过去吃饭,我表示被放鸽子精神受损,得回家疗伤,辅导员看着办吧。。。嘿嘿 (  ̄  ̄)
本来还想调侃几句把鸽子烤了,但这个。。戒杀,言语也不能犯,还是忍住了,一时间在想,为什么把爽约叫放鸽子呢,百度了一下,有几个来历,有源于旧上海的彩票,俗称“白鸽票”,一般有去无回,大部分来历还是涉及到真正放鸽子,因为古时是有用鸽子通信的,有人只放鸽子没有写信,就被说怎么只放鸽子,不履行诺言,“放鸽子”就这样来了,还有在旧上海,以保姆或者小妾为名卷走财物,黑道上也被称为放鸽子,这种情况的的“鸽子”就很多寓意了,流氓团伙、黑社会、间谍组织等,咱和平鸽的形象可真是曲折啊
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当然,因故爽几顿饭还不至于上升至此,这个不去较真,只是说做人以诚信为本,历史上还是有不少典故,比如曾子杀彘、立木为信、季札挂剑,这些都是自带高尚情操,值得学习。
不过我倒是模糊想起一个例子,约了人被放鸽子,结果这位仁兄还是坚持守信,不见不散,即使涨潮了,仍抱柱而亡,这里就觉得是不是有点过了,坚持诚信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体现我的原则,还是体现我的情操?
就好像在受戒方面的态度,佛教的戒律中,有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对应小乘和大乘,别解脱戒依据出离心,而菩萨戒依据菩提心,小乘的守戒是基本此应做此不应做非常严谨,但菩萨戒就一切依从菩提心,也许有些遇事会冲犯别解脱戒,但如果是从普度大众出发考虑,又是不犯菩萨戒,似乎有点绕,这个是我粗浅理解吧,所以我觉得在坚守一个原则时,最根本的是考虑本心和初心,而不是一味的固执在那条线上,为了原则而守原则好像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所以呢,有些鸽子可以玩玩,有些鸽子就放放,有些鸽子必须给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