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的最后一个节气》

张红云 平顶山  坚持分享第214天( 原创总第382天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是冬至,是一年当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今天,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黑夜一天比一天短,也预示着春天的脚步一天天的近了。那你知道冬至是为了纪念谁吗?冬至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冬至为何吃饺子呢?(注: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大如年,愿所有的亲人和朋友们幸福安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饺子(jiǎo zi),又称:水饺,是一种有馅的半圆形的面食,因为形态微扁,于是还有地方上叫做“扁食”。饺子被称为...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3,713评论 0 4
  • 又到了一年中的冬至,我们北方人的习俗是“吃饺子”,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当然除了饺子外,在我的老家曲阜还有...
    Bookclub阅读 541评论 0 2
  • 看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孩,我心中曾经久久的疑惑再次清晰起来。 引子 我的记忆一直都是不完整的。我不记得自己十岁之前的...
    与听风阅读 1,172评论 0 0
  • 我是一个双鱼座的男生,从小可能是因为环境的问题导致了这个人很感性,也是一个很较真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孤独不...
    第八族阅读 378评论 0 2
  • 我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保障房不设置厕所,采用公用卫生间,真正贫穷的人有房住就不错了,不会在意卫生间,就不会发生...
    爱吃蘑菇的刺猬姑娘阅读 1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