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机会,一家一起参加了一个全国家庭教育论坛,孩子亲眼见到了他的偶像蒙曼老师,现场聆听了偶像的课程和分享。每天临睡前的分享,孩子让我谈谈今天的感受。我说了三点。
第一,一点感动。蒙曼老师此行带着高龄的父母现场座谈,在主持人的采访中,因为父母高龄对话筒的使用不到位,蒙老师全程手持着话筒半蹲在父母前面,协助、聆听分享。整个过程并无刻意,自然起身、下蹲,恭敬且耐心地聆听。孩子交流,他觉得这个行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没有刻意注意这个细节,所以他惊奇于我的感动。我继续分享,成年后,见到很多朋友对待老人,不是不孝,但很少顺,真把老人当成了“老小孩”,物质上尽其所有地供养,态度上却不以为然地忽视,少了那份和耐心和尊重。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当他们从体格、能力弱于我们时,最需要地是我们发自肺腑的尊重。
第二,一丝感触。蒙老师从传统文化入手,旁征博引讲家风,受益匪浅,但我最感触的是讲起“乐合同,礼别异”。作为年轻一代的家长,教育上反而是西方思想影响很大,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做主,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口号,在观念上也是很认同的。一直以来,内心有点困惑的是,当孩子对我们“非礼”时,我们内心是不舒服的,也试着用我信息表达“内心的沮丧、失望”,也试着找寻背后的“被尊重的需要”,总觉得还是差了一点什么。传统文化的“礼别异”,用轻轻松松地比喻一解释,我和孩子相视而笑,确实,家庭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礼,学校里、社会上亦是如此。我对传统文化向来不是很热衷,大概是小时候背得太多太机械有逃避的念头,加上近年来社会上童学馆、女学馆错误的宣传和引导,就因噎废食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精华还是大过糟粕,孩子目前在自学世说新语,也常会分享给我,也到了我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了。
第三,一丝感慨。虽然是听讲座,但女性看女性,总是要多一层意味的。从女性视觉来看,蒙曼老师真是其貌不扬,现场见比电视上更朴实和接地气,但听她侃侃而谈,会不知不觉被吸引。中国人形容女子,最经典的莫过于“窈窕淑女”,我儿子常讥笑我“窈而不窕”,从这点看,蒙老师也是。现代人形容女子才貌,多了一个词“气质”,常说读书可以“变化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对一个人内涵的高度评价了。一天分享的嘉宾不少,但综合感受,觉得仅仅用气质形容蒙老师似乎不够,又想到一词“气象”,所谓“气象万千”,这个象更能描述出那种无形的气场,似乎有种无形的光环,感染了全场几千人。孩子反驳我,他觉得蒙老师颜值也高,气质也非凡,至于气象他要好好思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