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山里有个货郎叫赵大成。他白天走村串户卖货,晚上睡在破庙里,日子过得紧巴巴。
这天,赵大成挑着担子走了一天,正坐在路边歇脚。突然,两只小狐狸从山口窜出来,眼泪汪汪地望着他,不停地点头。赵大成往外一看,远处一群猎狗和三个猎人正追来!他立刻明白过来,赶忙把小狐狸塞进货担,用衣服杂货盖好。
不一会儿,猎人追到跟前:“喂,卖货的!看见两只狐狸没?”
赵大成随手一指:“哦,刚往西边跑了!”
见猎人跑远,他掀开担子抱出小狐狸。本想放它们回山,又怕再遇猎人,便决定先带回破庙住一晚,明早再放。
赵大成给小狐狸喂了水,掰了几块干饼给它们,带回了破庙。半夜,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了赵大成。他点上小油灯一看,一只大狐狸正在角落,怜爱地舔舐着两只小狐狸。大狐狸见到他,眼泪汪汪地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随后领着孩子离开了。
第二天,赵大成照旧挑担卖货。说来也怪,接下来半个月生意特别好。他心里痛快,便去酒馆犒劳自己。
正喝着,一个穿青袍的中年人走进来,在他对面坐下,点了酒菜邀他共饮。赵大成没推辞。两人喝到日落西山,越聊越投机。中年人便邀请赵大成去家里做客。
赵大成无家无业,挑起担子就跟去了。不一会儿,来到一座气派的大宅院,两扇大门“吱呀”打开,门口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
中年人问:“你们看谁来了?”
两个孩子连忙行礼:“恩公来了!”
中年人将赵大成请进正厅,摆下丰盛宴席,说道:“恩公心善,我就实说了吧。我是门口俩孩子的父亲,他们就是您救下的那两只小狐狸!为报恩情,我给您指条路:城里十字街口有家杂货店,掌柜正要兑卖。我看您把它盘下来,也算安个家。”
赵大成长叹:“那敢情好!可……哪来那么多钱哪?”
中年人说:“我给您一个银盒。每次您要多少银子,它就能生出多少。但只能用三次。天一亮,您就去买下那店铺吧!”说完,安排赵大成住下。
天快亮时,赵大成才被凉风吹醒。睁眼一看,哪有什么深宅大院?自己竟睡在一棵老槐树下! “
莫不是做梦?”他以为醉倒路边了,可一摸怀里,真有个沉甸甸的银盒!他想起中年人的话,立刻往城里赶去。
到了十字街口,果然有家杂货店挂着“兑卖”的牌子。一问掌柜,开价一百两纹银。
赵大成从银盒里摸出一百两,买下了店铺。接着,他又用盒子掏出五十两银子四处进货。最后,请工匠做块“赵大成杂货店”的大匾,工钱三两银子,他也从盒子里掏了出来。
果然,三次之后,银盒再也掏不出银子了。
大匾挂上,杂货店热热闹闹开张了。赵大成笑脸迎客,货品总比别人便宜;邻里谁家有难,他都尽力相帮。不久,大伙儿觉得他善良可靠,帮他张罗娶了亲。年过半百的赵大成,竟还得了个大胖儿子!
从此,他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