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之前》虽然是爱情片,但我认为男主Will对死亡的坚决拥护是更值得探讨的话题。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也不是所有的困境都能被爱情救赎。
Will坚决地决定结束生命,是对死亡伦理的挑战。影片开始之前,他就已经做好决定了,答应父母多活6个月,然后平静地结束生命。因为一场车祸,他全身瘫痪,除了头部和指尖,身体的其他部分没有任何意识,对于极度热爱生活的他,无法自己穿衣、进食,仅有依靠他人的帮助维持生命。
LU是母亲聘请来的护工女孩,她的家庭文化和人生信仰让她不能接受男主的选择,在所剩无多的有限时间里,LU试图用自己的乐观和热情影响男主,她列出了一长条计划清单,试图在他极为悲惨无奈的生活里找寻到一点活下去的意义。丰满的理想下,是一言难尽的世俗困难,众目睽睽之下,男主也面色尴尬,但LU 却始终笑靥如花。将心比心,男主也为了让她开心,尽其所能展现出最好的状态。他们就这样携手走过一段对彼此都意义深远的道路。房间里偶尔传出的欢歌笑语之声,也使母亲看到了希望,感到欣慰和惊喜。
但随之而来的结果却事与愿违。旅行结束的时候,男主告诉LU已经践行了自己对父母的承诺,女主才明白一切努力从未动摇男主的决心。她一开始拒绝了送别男主离开的决定,她认为这与谋杀无异。同样不能接受这一打击的还有母亲。执着子女是母亲一生最大的弱点,没有哪个母亲能够眼睁睁看着子女离去的,父亲则相对坚强一些,作为男人,他更能理解并尊重儿子的决定。男主坚决地选择结束生命的权利,对于目前的伦理水平还是个充满争议的挑战。再开明的父母和伴侣,都是不小的打击。
宋丹丹以前在微博上发布过一段话:「如果有一天,六十年婚龄的父母说他们要离婚,在美国的女儿宣布同性恋,老公告诉我得了艾滋病,儿子抱回了他的私生子…那一天,我依然会拉起他们的手,搂住他们的肩,对他们说我还在这儿!因为我是真爱你,所以你有真自由.人生很短,你的人生你做主。」
这出自于一个思想极为开明包容的女人,然而所有这些有悖于世俗期望的困境或选择会给当事人及身边人带来极大挑战。尽管知易行难,宋丹丹的话也给我们示范了“真爱”的表现方式,不是让你活成我想要的样子,因为爱,所以尊重你对生命做出的选择。但是不是也尊重你选择受苦的权利,尊重你选择自我毁灭的权利,爱意味着教育和承担,同时也意味着尊重和放手,但要在二者之间做出理性取舍,人类恐怕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面对死亡的话题,我们的传统态度多半是讳莫如深。因为没有答案,索性逃避。但实际上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死亡这件事每天都在上演。由于现实的伦理障碍,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仍然不允许我们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死亡。但在感情上,我理解并支持男主的决定。
生命是有多样性的,有丰盛的一面,也有不堪承受的一面。对于充满痛苦折磨却无能为力的不幸,安慰有可能是一种残忍。我们喜欢说的理解,很多时候要么是言过其实,要么是把自己看得过于慈悲,其实我们都没有能力帮别人分担痛苦,其实只能靠自己。如果是这样,那么当一个人的不幸遭遇使他已经无法有尊严地活下去,我们理应尊重当事人对自己的生命做出选择,就像我们尊重遗嘱的方式一样,尊重他们最后的意愿。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大多数人都不见得能对生命做出深思熟虑的取舍,人类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也常常表现出超乎想象的坚强。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成就了我们,但同时也会束缚我们。或许这也是我们对死亡的态度始终很难开放的原因。
影片仍然是美化后的生活,现实困境要比电影中展现的样子艰难许多。我们很容易说出安慰的话语,却很难对这些话语承担任何责任。如果希望一线尚存,就还是要用于接受挑战,承担起对待生命的责任;但如果痛到一定程度,放手或许是对彼此都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