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太行地区一直流传着敬狐仙的风俗。青阳山和糠岩两座狐仙庙尤为出名。为保新生儿康健好养活,蒸了大馍去狐仙庙认狐爷干爹,每逢过年都要去供奉,即使冰雪封山,也要冒风趟雪把大馍送到。
山上狐狸多,故事也多。其中李家祖爷爷逮着狐仙的传说竟传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半数以上的人都信以为真。
清初,李堂爷爷在大南沟开荒种地,在寨坡山下建造一个石檐,檐子并不大,但那里的地名就叫“大檐子”,可能当时建造石房的技术落后,建那么个小檐子就算不简单的大檐子了。
爷爷劳动一天,晚上不回家,住在檐子里,吹着笛子,倒也逍遥自在,万簌俱寂人不寂。狐仙听到爷爷的笛声,常常爬上檐顶,享受着大自然中优美的音乐。
有一次,狐仙一不小心,瓜子踏空,从檐顶伸进檐里,爷爷手快,一把攥住狐仙瓜子。狐仙欲跑不能,爷爷不放手。狐仙说:“你若放开我,我保你七辈子荣华富贵!”爷爷说:“不行,你保我世世代代荣华,我便放了你。”狐仙答应了,爷爷松开手。
狐仙跑去很远,又回头说:“还是以开头为准,开始说七辈,就只保七辈。”
果然,后代李相贤被封为八品耆宾,虽然官不大,毕竟是皇上亲奉,在这小山沟里也算莫大的荣耀,皇恩浩荡啊!
还有。后代的李金玉也获敕授一扁。
敕授文林郎知涉县事加一级纪录五次,吴塽为 作德日休 善良李金玉 乾隆岁次乙酉十一月穀旦
敕(chi)授:为皇家朝廷封授官品的一种级别制称谓。三品以上谓册授;五品以上谓制授;六品以下的谓敕授。
穀(gu)旦:简写为谷旦。《辞海》中的“谷旦”,是表示晴朗美好的日子。在匾上排在题时间之最后,寓黄道吉日之意。
作德日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