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心理发展学家卡罗尔德.德韦克花十年的时间研究成果。
在五年级的学生中抽取了400名学生,用十年时间研究成果: 肯定孩子的努力比能力更重要。
第一轮测试: 做简单的智力拼图,大家完成都很出色。研究团队用了两种方式来表扬。
关于智商的表扬
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赋,也很聪明。你很聪明。
关于努力的夸奖既鼓励
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的很出色。
第二轮拼图测试 : 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时,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以选。他们可以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比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在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在第一轮中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的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当在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风险,所以认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挑战。
第三轮测试: 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可想而知他们都失败了。
得到夸奖不同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的情绪差异非常巨大。
那些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一些夸奖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在测试中一直紧张。
第四轮 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内心被夸奖,努力把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退一步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鼓励及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夸奖聪明的孩子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面对失败时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清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
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
自我能力有两种,
一种是固定型心态,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智商与生俱来。
一种是成长型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高。
把你真聪明,转变为你真努力,
只要你努力试试,你肯定会成功。
你真棒,考试考的这么好,我看到你为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