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和痛快的距离,就是三个字:我愿意。
这是我琢磨两天之后,学到的最核心的三个字。
关于目标与问题的区分方面,我现在看到自己仍然是问题思维,一心想规避掉尽可能多的风险。例如周日的分享,我不想晚上做,因为父母都在家里。为了维持住目前和谐的家庭状况,曾经的过往我不想在家里再提起。如果要求晚上8点分享,那我宁肯选择不分享,或者去到北京再分享。在陈老师的提醒下,我才发现,我掉入了问题之中。如果我愿意分享,我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跑到外面去分享。在这个事情上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如何规避风险上,完全没有看到这个问题是可以有办法解决的。
陈老师说,这种思维方式,会把自己套牢的。我自己也总是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一切都尽量保持住稳定状态,给自己营造一个小的舒适圈,在里面找一种安逸的感觉,让自己能假装有点安全感。
这个时候停下来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愿意付出什么什么代价?我怎么创造条件实现我想要的?
我看到了我想要躲起来逃避现实,于是乎付出了身心俱疲的代价,创造出了极差的受害状态来让自己有充分的条件和理由可以维持着受害的状态,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一切都是我潜意识里自己的选择。
不过这次的体验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从不想面对,到因为疫情在家不得不面对而掉进去出不来,我在绝望的氛围中不断的重复这个恶性循环,直到把自己逼到极限为止。这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最下面,也有意想不到的东西。那就是我真的接触到我不想面对的地方的时候,我看到了那是我小时候的那份终极的绝望,受害与绝望交织产生了严重的厌世感,感觉没有什么值得牵挂和留恋的那种绝望感。在这厌世感中,我体会到了,除了生命,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感觉,这像是一种回到0的感觉。这种感觉给我带来的好处就是,我的执念和欲望降了下来,轻松了很多。在生死面前,那些东西都开始变得不值一提了。
只想不想要的是恐惧和执念,不愿付出代价而想要什么是空想(为了对抗恐惧的幻象),真实面对自己,清晰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清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就是去行动,这样才会有出路。
我想要的,是我能力所不及的。我能做的,其实已经超过了很多人,而我仍不满足。我去做我做不到的,把能做的放在一边,最终只会是白白浪费了自己青春的结果。自己会把自己卡在原地动弹不得,而卡住自己的,就是自己的执念和欲望。
我看到了,是我的欲望,我的执念,我的一个个限制性信念,打造出了我的人格模式,打造出了我的各种卡点与情绪开关,也打造出了我不断受害的恶性循环。而这些的背后,都有一份“我愿意”。
上次我说我很喜欢这个工作,但是加了一个假如,就变成空想了。陈老师也说,三十而立,该脚踏实地了。
我看到我喜欢服务生命的感觉,是因为我会有一种被认可后的价值感,我感到我的存在,也是可以帮助到别人的。因为我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有价值,在这里我找到了价值,我就喜欢这里。这说到底也是在追求笑我的一种满足。当我可以让别人从泥潭里看到出路的时候,我就非常的兴奋和开心,我感觉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这里我兴奋的来源,通过觉察我看到,是我填补了自己无价值的洞。我通过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获取价值感、成就感与被认可。这仍然是在一种交换模式中,我是在交换自己的满足感。
能不能坚持一件事情,是要问自己能付出什么代价,而不是得到什么满足。
陈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果自己走不出来,掉在这模式的游戏之中,谈愿景使命理想,那都是空的,只是自己营造了一个美丽的泡泡罢了。沉醉在泡泡中享受的,只是自己的小我而已,自欺欺人。
把假如放下去面对真实的生活吧。消极被动的思维就是无数个假如组成的,也把自己的力量交出去了。
我看到我在生活方方面面,都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假如的。
我想了很多,最后没有去实践,假如也就成了永远的空想。且不说很多假如,我也未必实践的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变成了只破不立、纸上谈兵,说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消极被动什么也不做。
假如-受制于外;我愿意-操之在我。
以假如为基础的思考分析叫妄念,临在就是破除这个幻象的法宝。
为了那些假如,我过度的用头脑进行各种分析,浪费了自己的精力,给自己制造诸多限制,还让自己卡在自己设计的框架内。只要我愿意,也就没有什么假如了。因为无论最后是什么结果,那都是我愿意付出的代价。
我忽然就明白了,积极主动的动力,是我愿意。积极主动去做事情,不是装出来的外在行为,而是无论结果好坏,甚至无法知道能否有结果,我都愿意去全力以赴,因为我愿意。
以终为始,是在我愿意的基础上,不盲目往前冲。知道我要什么,不要什么之后,用我愿意的力量,到达自己的终点。
而要事第一同样如此,如果我真的愿意做这件事情,不用别人催促,他也永远是最要紧的事情,时刻都会记住,什么才是要事第一。
即使是模式里的动机,也同样可以体现出“我愿意”的强大力量!
我举个受害者的例子吧:
我积极主动的受害,用尽各种方式来证明我的弱小,你就是欺负了我,你们都是坏人。我都如此可怜了,还不来照顾我,就是没良心,我就可以对你进行道德指责。我通过这种极度受害的方式进行钓鱼,钓出一帮拯救者跑来配合我完成受害与拯救的游戏。
我积极主动,且乐此不疲,以此为生。因为我愿意受害,是我的根本动力。
以终为始的受害,就是我很清楚我受害的目的,我希望通过受害的方式,来控制你为我服务,达到我想要的状态,满足我的要求。受害者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受害,除了日常稳定自己的受害状态外,严重受害的产生,都有自己希望达到的目的。对于不同的拯救者,会采用不同的受害策略,找到对方的软肋,附带上一些高大上的理由、道德帽子等,多管齐下直到让拯救者为自己做到满意。
我以终为始的受害,变成了生存的方式之一。有了我愿意受害的前提,以终为始的受害让我如虎添翼,可以体系化的完成整个受害模式的构建,并发展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生存模式。
要事第一的受害,是在建立人格模式之后的落地践行。无论我想要什么,遇到了任何的问题,或者想让拯救者们帮助我解决麻烦,受害模式启动永远都是最要紧的事情。因为受害启动是达到自己目的的前提,没有受害就没有一切。受害者会时刻谨记“受害启动”为永恒的要事第一,只要保证自己的受害是在要事第一的位置,那么自己的人格模式就可以永远的运转下去,直到崩盘后,再更换拯救者继续模式。
从受害者的模式形成中可以看出来,受害者的状态,是自己选择来的。“我愿意”,就是产生的根源。拯救者同样如此,积极主动的拯救、以终为始的拯救、要事第一的拯救,这背后都有一份我愿意的核心动力在。孤绝者就是模式玩儿不转了,暂停一下,隔离感受,先麻木麻木,韬光养晦一下。待找到新的受害者或者拯救者的时候,重新开始。
可以说,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只要“我愿意”,模式和自己永远都是“后会有期”。自己的内在如果不是真的在“我愿意”这个层面上发生改变,那永远也跳不出模式来。
临在可以分清自己真实的需要和假想的需要,立足于当下,我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的。但是如果从想象中看未来,我是我不知道的。所以我感觉到的不知道,并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头脑的欲望想要很多,却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拿到。由此看来,我是被头脑的欲望困住了,并不是真的不知道。是我有太多的妄念与贪欲,才让我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些妄念在干扰我无法临在,不断的陷入头脑,想象各种结果,然后碰运气。碰到了某一种结果,就继续给予这个随机结果进行想象,继续碰运气。周而复始,就是我现在的生活。
以假如为基础的人生就是撞大运,消极被动,寄希望于环境和别人,最后必定竹篮打水一场空。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如意,就是真实世界把你敲醒,让你放下假如去生活。
我在生活中感受到了痛苦,我为止烦恼,本质上是我不愿意接纳这些痛苦。愿意的,就算痛苦我也觉得高兴。不愿意的,痛苦就会放大。痛苦是没有办法抹去的,在遇到痛苦或者事情的时候反观自己“我怎么了?”更加的重要。
愿意(积极主动的选择)=愿付出什么代价(负责任),不是找好的感觉(盖盖子)。痛苦往往是自己的执念制造出来的,接纳真相就不痛苦,或者说痛快了。所以真相就是没有假如,只有当下。
我愿意,我就会积极主动,我也愿意付出代价。就像我去研究那些别人看起来很枯燥的电脑技术,我就学的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懂英语也要拿着百度翻译、谷歌翻译、英汉词典查出来学。学的没日没夜,学的身体也吃不消了。我积极主动的去学,也付出了很多的代价。
不过我也觉察到了我学习电脑技术还是一个模式内的行为,因为我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价值感和好的感觉。本质上,还是在盖盖子。以前我一直弄不清,我对技术的热情与痴迷,算不算愿景使命这一层面的东西。现在明白了,只是我盖盖子的一种手段罢了。我是不想去接纳真相,所以才困住了自己。
由此一份感受,让我对“临在为本、九型为镜、自我觉察、内圣外王”的体会,又多了很多的体验。唯有立足于临在去觉察、疗愈后回归临在,才能真的从模式中解套。
在这里我也邀请你停下来感受一下:
你头脑中过去的那些假如都不成立了,是什么感受?
欢迎留言回复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