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将攻宋,而秦、楚禁之。齐因欲与赵,赵不听。齐乃令公孙衍说李兑以攻宋而定封焉。李兑乃谓齐王曰:“臣之所以坚三晋以攻秦者,非以为齐得利秦之毁也,欲以使攻宋也。而宋置太子以为王,下亲其上而守坚,臣是以欲足下之速归休士民也。今太子走,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若复攻之,其国必有乱,而太子在外,此亦举宋之时也。
齐国将要攻打宋国,而秦国、楚国暗中阻止。齐国因此想要联合赵国,赵国不听从。齐国就派苏秦游说李兑一起进攻宋国并决定李兑的封地。苏秦就对齐闵王说:“臣下之所以坚持用三晋的兵力攻打秦国的原因,并不是以毁坏秦国作为齐国之利,而是想以此便于攻打宋国。可是宋国安排太子做了国君,臣民亲近他们的国君并防守坚固,我因此想让您迅速撤兵回国使士兵民众得到休息。如今宋国太子逃亡,那些和太子要好的人,都有战死的决心。如果再一次攻打它,宋国一定发生动乱,然而太子却在国外,这也是占领宋国的最好时机。”
苏秦又来祸祸齐国。
“臣为足下使公孙衍说奉阳君曰:‘君之身老矣,封不可不早定也。为君虑封,莫若于宋,他国莫可。夫秦人贪,韩、魏危,燕、楚辟,中山之地薄,莫如于阴。失今之时,不可复得已。宋之罪重,齐之怒深,残乱宋,得大齐,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以奉阳君甚食之,唯得大封,齐无大异。臣愿足下之大发攻宋之举,而无庸致兵,姑待已耕,以观奉阳君之应足下也。县阴以甘之,循有燕以临之,而臣待忠之封,事必大成。臣又愿足下有地效于襄安君以资臣也。足下果残宋,此两地之时也,足下何爱焉?若足下不得志于宋,与国何敢望也。足下以此资臣也,臣循燕观赵,则足下击溃而决天下矣。”
我替您游说奉阳君说:‘您年纪很大了,封地不可不早日确定。为您考虑封地,没有什么地方能赶上宋国,其它国家没有一个可以的。秦国人贪婪,韩国、魏国因为靠近秦国就很危险,燕国、楚国偏辟,中山国的土地贫瘠,没有什么地方能赶得上陶地。如果失掉当今的时机,就不可能再得到了。宋国的罪孽深重,齐国对它的恼怒仇恨很深,进攻混乱的宋国,使强大的齐国感激您,决定自身的封地,这是千百年来最好的一个时机。’因为奉阳君很贪婪,虽然得到了大的封地,同齐国攻占宋国没有大的差异。我希望您大肄发动对宋国的进攻,而不用等待宋国军队的到来,以此来观看奉阳君如何对待您的举动。您用答应封给陶地又不给的办法引诱他,使军队沿着燕国的边境行动,挟持赵国,而我还像将要忠实地给他封地,事情一定会取得很大成功。我希望您拿出一块土地献给襄安君用来资助我的事业成功。您果然能攻占宋国,这是两块封地,您何必吝啬呢?如果您不能攻占宋国,燕国、赵国怎么敢有奢望。您用这两块土地资助你的部下,你的部下沿着燕国率兵行动,观察赵国的动静,那么您就可以打败残破的宋国,而决定天下的命运了。”
苏秦唯恐天下不乱。
好了,我们来看看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吧!
第七章战争的第十六年。弥罗斯人的辯論
下一个夏天,①亚西比得带了二十条船艦,开到亚哥斯,将有偏袒斯巴达嫌疑的三百名亚哥斯人俘虏去了。雅典人将他們幽禁在雅典人控制的附近島屿上。
雅典俘虏三百名亚哥斯人。
雅典人又粗織了进攻弥罗斯島的远征軍。②参加的軍队有他們自己的三十条船艦,开俄斯的六条船艦,列斯堡的二条船艦;重装步兵一千二百名,弓箭手三百名,騎兵射手二十名,都是雅典的;还有从同盟国及各島屿調来的一千五百名重装步兵。.
雅典人又发动远征。
弥罗斯人是斯巴达的移民。他們和其他島民一样,不願意隶属于雅典帝国,起初保持中立态度,不偏袒任何一边;但是后来雅典人对他們施用压力,把他們的土地蹂躏,他們才公开地成为雅典的敌人。
弥罗斯人的反抗。
現在两个雅典将軍,来康米德的儿子克利奥米德和替息馬卡斯的儿子替息阿斯,带着上列的軍队駐扎在弥罗斯的领土上,在进行破坏之前,首先派遣代表們和弥罗斯交涉一切。弥罗斯人不讓这些代表們在民众会議中說話,只請他們把奉命前来的目的在行政长官及少数人士①面前說明。于是雅典代表們发言如下:
雅典人:“現在你們不讓我們在民众会議中說話;无疑地,如果全体民众一度毫无阻碍地听了我們有說服力而不能駁倒的言論,他們也許会被我們迷惑了。我們認为这就是你們为什么只許我們对少数人說話的用意。我們認为坐在这儿的諸位是要把已經稳靠了的事情弄得更稳靠些的。我們也認为你們是不想用一套預先准备好了的言辞来詳細討論每个要点,而是想在我們說話而你們不同意的时候,随时打断我們的話,要解决这一点,才再說其他一点。首先請你們告訴我們,这个建議是不是可以采納?”
雅典人质问弥罗斯人的领导人。
弥罗斯議事会委員回答如下:
弥罗斯人:“誰也不能反对你我两方在一个从容和易的气氛中宣达自己的意旨。那是完全合理的。但是現在你們必然向我們作战的威胁和你們这个建議是頗相矛盾的。我們知道,你們到此地来,已經准备自己作这次辯論的裁判者:如果我們認为正义在我們这一边,因而不肯投降的話,结果就是战争;如果我們听了你們的話,结果就是被奴役。”
战争还是被奴役,这是一个问题。
雅典人:“如果你們准备列举你們对将来的猜疑以消磨时日的話,如果你們这次开会另有原因,而不是为着正视事实,不是在事实的基础上設法保全你們的城邦,使之冤于毁灭的話,我們繼續談判就沒有意义了。如果你們願意照我們所建議的去作的話,我們才願意繼續談下去。”
雅典人老喜欢搞兵临城下然后和谈的老套路。
弥罗斯人:“处于我們这种境遇的人們想利用各种辯論和各种观点,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很可以理解的。但是你們說,我們开会的目的是討論我邦的安全,这是很对的;如果你們願意这样做的話,我們願意按照你們所提出的方式进行討論。”
大兵压境,不得不谈。
雅典人:“既然这样,我們这一方面就不願說一切好听的話,例如說,因为我們打敗了波斯人,①我們有維持我們帝国的权利;或者說,我們現在和你們作战,是因为你們使我們受到了損害一这套話都是大家所不相信的。我們要求你們那一方也不要說,你們虽然是斯巴达的移民,你們却沒有联絡斯巴达人向我們作战;或者說,你們从来沒有給我們以損害;不要安想把这套言詞来影响我們的意志。我們建議:你們应該争取你們所能够爭取的,要把我們彼此的实际思想情况加以考虑;因为你們和我們一样,大家都知道,經历丰富的人談起这些問題来,都知道正义的标准是以同等的强迫力量为基础的;同时也知道,强者能够做他們有权力做的一切,弱者只能接受他們必須接受的一切。”
雅典人的强者制定规则,弱者遵守规则的说辞很有诱惑力。
弥罗斯人:“那么,在我們看来(因为你們强迫我們不要为正义着想,而只从本身的利益着想),无論如何,你們总不应该消灭那种对大家都有利益的原則,就是对于陷入危險的人有他們得到公平和正义处理的原則,这些陷入危險中的人們应該有权使用那些虽然不如数学一样精确的辯論,使他們得到利益。这个原則影响到你們也和影响到任何其他的人一样的,因为你們自己如果到了傾危的一日,你們不但会受到可怕的报复,而且会变为全世界引为殷鉴的例子。”
指出雅典人倚强凌弱的危害。
雅典人:“談到我們,縱或我們的帝国到了末日,我們对于将来的事变也是不会沮丧的。一个国家所害怕的,不在于被另一个慣于控制別人,如斯巴达一样的国家所征服(虽然我們現在的争端和斯巴达无关),而在于一个統治的国家被它自己的屬民所攻击而战敗。关于这一点,你們尽可讓我們自己去对付所引起的危險吧!我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告訴你們,今天我們到这里来是为着我們帝国的利益;为着要保全你們的城邦,我們才說出我們想要說的話来。使你們加入我們这个帝国,不是我們想自找麻煩,而是为着你們的利益,同时也为着我們自己的利益,想保全你們。”
真是强词夺理。强盗逻辑。雅典人脸皮真厚。
弥罗斯人:“我們做奴隶,而你們做主人,怎样有同等的利益呢?
小羊质问狼先生。
雅典人:“屈服了,你們就可以保全自己而免于灾禍;不毁灭你們,我們就可以从你們中間取得利盆。”
哈哈!老鼠爱大米。
弥罗斯人:“那么,你們不赞成我們守中立,做朋友,不做敌人,但是不做任何一边的盟邦嗎?”
要求中立,需要实力。
雅典人:“不,因为你們对我們的敌視对我們的損害少,而我們和你們的友好对我們的損害多;因为和你們的友好,在我們的屬民眼光中,認为是我們軟弱的象征,而你們的仇恨是我們力量的表現。
何患无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