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坐在办公室搬砖,闲时与好友聊天。3个即将奔三的女生(姑且满足我们的少女心理这样称呼)在微信小群里讨论自己的人生走向。
佳佳与我一样,是个感性爱幻想的性格,我和她都是想得多做得少类型。心里想要的很多很多,再对比现实中的种种,心中不免感伤不满,也有一些不服输不认命的心态夹杂其中。于是过得累,也感到委屈,还有对未来的彷徨。
一面是见过了大城市的繁华便利,回到2线城市的不适应;一面是年龄尴尬,生育在即,对生育后家庭与理想冲突的担忧。
是的,我们都到了一个尴尬的年龄,可是当你读过很多书行过很多路,就不太会愿意被困在小家庭的枷锁中,然后不断奉献燃烧自己的一生。对于我们来说,陷入同长辈足迹相同的轮回感觉是可怕的,我们清楚那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不停的想要挣扎脱离被捆绑手脚的命运 想要于蓝天翱翔,然而最佳生育年龄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再充裕,倘若真的因为逐梦错过了承欢之乐,想来未来必定后悔。
要不要回一线,要不要继续逐梦?要不要孩子,要不要折断翅膀?陷于这种痛苦的挣扎中。。。人生可悲之处在于没能活得透彻与明白,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亦或是能力与欲望不匹配,从而陷入自我折磨。当然我也是被深深折磨的一员,或许得参考佛经教义,修炼内心。
帆帆是稳稳的性格,我很是羡慕这种性格,理性能成大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立了目标就去做去实施,制定的目标也很脚踏实地但却不是轻易能达成的目标。凡是“预则立,不立则废”,这点在她身上体现的很好。
自称自己是“back up”的角色定位不能做王者,我认为只有“back up” 做好了再去做王者才更稳健。好比技术型销售的老板,总比一味只懂得营销的老板实力强。工作生活也就能自然而然的阶梯式上升。
3个虽然近30却仍有些青涩,或许是因为我们这一辈幼时被家长保护的太好,所以没有完全的思想独立。可是我们是有梦想与追求的人,不比父母辈只是对于家庭圆满的追求。我们经历或围观过的美好事物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代沟难免产生且难以沟通。
希望我们都能保持本心与初心,都能够快乐的生活,都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不管过程与手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