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代·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今日背诵踏莎行,从文字间可以品息到诗人的凄凉悲苦之境,春日本是斜阳悠悠之季,在作者秦观的笔下确是寒冷悲凉之感。
三月的春风伴着斜雨撒满大地,雾气升烟,这楼台就消失在这重重迷雾之中,天色渐暗,只有那一丝丝月光,我好像看不清了,那渡口也消失在这朦胧月色之中。我拼命的遥望着,可始终也忘不见我心中那理想之地。
寒风呼啸着,我倚着窗边,那寒风伴随着微光,室外一片只有凄凉,夕阳西下啊,只有那杜鹃发出了阵阵哀嚎,我紧闭着大门,独自在客栈中暗自神伤。
快瞧瞧看,家里的妻儿父母又寄来了书信,想要伸手去拿,却又不敢去读那一篇篇饱含泪水的牵挂,我多么怀念远方的家人啊,这一封封信件堆积在墙角,就好似一坐小山,我知道这是妻儿父母对我的思念,可那偏偏就是那些信件啊,增添了我多少思乡的哀愁苦恨啊。
这郴江的水虽波涛汹涌打起阵阵浪花,可它蜿蜒曲折始终都绕着这巍峨雄伟的郴山流淌啊,我说我一个好端端的读书人只想为这朝廷做出一番事业,别无二心,为何事已至此会流落在这郴州荒凉之地?你看那郴江的滚滚江水奔流到了潇湘。而我呢?依旧只能驻足叹息啊,何时才能重归故里。
此词便是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无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的内心凄苦,所以这物物都充斥着悲伤,杜鹃的叫声不再美妙,这雨雾笼罩只有凄凉,就连那夕阳也变成了残阳日暮,暗指着作者的仕途将暮。
他何尝不想一吐那心中的不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借眼前山水表内心所想。
全此以景喻心,以委婉的手法抒发失意之人的凄苦哀怨心里,流落对政治的不满。
作者: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