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子的作业越写越晚,连着几天逼近十点。而作业量并没有增加呀。
于是,我发现他放学4点半,然后要玩近一个小时,那就是5点半。我家6点晚饭,吃完饭6点半,他还要十分钟消消食儿。
磨磨蹭蹭就7点了。真正开始写作业,人就很困了,所以毫无效率可言。
周二和周三两天着凉了,有点拉肚子的倾向,终于昨晚写着作业就说:“妈妈,我头晕,肚子疼。”
然后,连着去了两次卫生间之后。我说,先不写作业了,用热水泡泡脚吧。
能感受到孩子一下子轻松了,随手拿起一本书,说,妈妈,我一边泡脚一边看书好吧。
于是,泡脚,洗热水澡,热吹风吹脊背的几个穴位,反正一系列操作,想给他把寒气逼出来。
最后,我问他,明天你要不要去学校呢?还能继续去上课吗?
他说,我今晚作业也没写完,而且我不舒服。
我看着他,期待他最终的决定。
他最后说,我觉得别继续学习把身体搞坏了吧,我请假一天吧。
嗯,好的,我答应了。一方面,是因为周五他们只有上午半天的课程,我预估不会耽误太多课程进度。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个时候,验证孩子是否真的生病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歇歇了。他已经心生退意,我何必勉强呢?
老公说,我看他就没生病,就是想耗时间。当然,这是他跟我单独说的,没有当孩子面说。
我跟老公说,我觉得孩子不舒服是真的,虽然不至于很严重,但是他头晕,肚子疼,这些不是假的。身体已经不舒服,我认为不能等真得有了所谓的病症才算生病。作为妈妈,我首先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第二,他心理上的问题可能比身体问题要严重。最近,他很疲惫,被各种催促,各种达不到要求而指责。我想了,作为妈妈,我应该给他减压,而不是继续强迫他去满足要求。要说我就这么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平庸的人吗?说实话,我也未必甘心。可是,他明显变现出吃力,心理上有困难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允许他适当给自己松松绑呢?毕竟,与他的成功相比,我更看重他快乐健康。
第三,看破不说破,我也要给孩子留一些尊严的底线,即使我觉得他是“装病”,我也应装不知道,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我接纳他偶尔的“偷懒”。只要没有形成习惯性的问题,我觉得都不是事儿。人有的时候,需要自己调整,调整的方式因人而异,调整的时间有长有短。想想跟那些被生活摩擦出精神问题的人相比,我宁愿孩子不那么勇敢,不那么努力。
人心是不容易满足的,我们既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有想要一个成功的孩子,还想要一个幸福快乐,达到人生巅峰的孩子。孩子身上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期待,他们太不容易了。连偶尔请个小病假都要被质疑,被担心,被鄙视,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如果在家休息一天他能获得更多的能量,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更好地调整,我觉得这一天在家未必就不如去学校的一天更有价值。
今天的我在慢慢放松自己的育儿神经,变得越来越不鸡血,因为我想未来某天非常大概率的是,我的孩子就是个享受普通生活的普通人,但是他踏实、自足、健康快乐,不劳心神,自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