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盛,阴气渐微,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中医认为,心在五行之中属“火”,为夏季主时之脏,与暑热之气相通,主管人的精神活动。但是因为夏季暑热之气易亢而为邪,反过来扰乱心神,常导致心病,引起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烦躁不安等症状,所以立夏宜注重养心。
立夏时节的饮食养生原则是增酸减苦,以助肝调胃,养心安神。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另外鱼、鸡肉、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番茄等亦可搭配食用。但应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另外,换季的时节,多发肠道疾病,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应用于佐料以预防疾病。
立夏养生食谱推荐:
1.苦瓜炒香干
【原料】
苦瓜1根,豆腐干5片,新鲜小红辣椒3根。植物油、酱油、精盐各适量。
【做法】
1.苦瓜洗净,去囊,切成小块;
2.豆腐干亦切小块;
3.小红辣椒洗净,切碎;
4.起油锅加植物油,放入碎小红辣椒爆香,倒入小块豆腐干,煸香。
5.最后倒入小块苦瓜,大火炒熟后放入精盐调味即可,根据需要,可淋入少许酱油上色。
【功效】
此菜中以苦瓜为主,合入养阴清热、健脾祛湿的香干即豆腐干,以及开胃消食的辣椒组成。另外,辣椒不仅开胃消食,可改善暑季的食欲不振,而且温中散寒,可制约苦瓜过寒伤胃。本菜性寒而不伤胃,且色香味形俱佳,有清心涤暑、健脾祛湿、开胃消食之功效。适用于夏季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赤眼疼痛、食欲不振等不适的调治。
2.莲心甘草茶
【原料】
莲子心2g,生甘草3g。白糖适量。
【做法】
将莲子心与生甘草以开水冲泡,酌加白糖适量调味。代茶饮用,随喝随添水,至味淡为止。
【功效】
此方中以莲子心为主,配伍清热解毒、调和药味的生甘草,以及清热生津兼以调味的白糖组成。全方共奏清心安神、泻火解毒之功。适用于夏季气候炎热、情绪紧张、焦虑不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等不适的调养。此外,亦适用于心肝火盛所致烦躁不眠、眩晕头痛、手足心热、口舌糜烂、尿赤便秘等病的调治。
3.绿豆粳米粥
【原料】
绿豆25g,粳米100g。冰糖适量。
【做法】
1.绿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内;
2.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煮粥,直至豆熟米烂;
3.最后将冰糖加水化开,兑入粥内,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
绿豆性寒清热,是夏季应季的豆类,兼加粳米护养胃气,冰糖补中调味。诸品合用,共奏清热、消暑、解毒之功,并且具有清热而不伤正的特点。适用于夏季心烦失眠、口渴便干等不适的调养,中暑证的预防,以及热毒壅盛所致疮痈肿毒等病的调治。
【注意】
若兼见食欲不振、胃寒冷痛,或大便较稀,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健脾益气的大枣10枚、渗湿止泻的赤小豆25g。
4.桂圆粳米粥
【原料】
桂圆25g,粳米100g。白糖少许。
【做法】
1.桂圆去壳取肉,清水洗净;粳米淘洗干净,浸泡30分钟备用;
2.锅中加清水1000mL,放入粳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30分钟;
3.将桂圆肉加入粥中,继续小火煮15分钟,至粥稠软
4.调入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
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立夏前后或夏季,心脾损伤,出现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等不适的调补。也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所致身体瘦弱、面色萎黄、失眠多梦,以及妇女血虚月经推后、月经量少等病证的调治。
【注意】
如无口干、便结等内热表现,或非炎热夏季食用,可根据需要将白糖换为凉润的冰糖。宜于失眠等病的调治,因此忌饮酒、浓茶与咖啡。
5.赤小豆鹌鹑汤
【原料】
鹌鹑1只,赤小豆20g。姜片、葱、精盐各适量。
【做法】
1. 活杀鹌鹑,去毛,去内脏,用水冲洗干净;
2. 将赤豆洗干净,放入鹌鹑肚内,加水适量;
3. 隔水炖2小时至肉烂;
4. 豆熟时加姜、葱、盐即可。
【功效】
6.玄参炖猪肝
【原料】
玄参15g,新鲜猪肝500g。菜油、酱油、生姜、细葱、白砂糖、料酒、湿淀粉各适量。
【做法】
2. 捞出猪肝,切成小片备用;
3. 锅内加菜油,放葱、生姜,稍炒一下;
4. 再放入猪肝片中;
5. 将酱油、白糖、料酒少许,兑加原汤少许;
6. 收汁,勾入水豆粉(汤汁明透);
7. 将明透汤汁倒入猪肝片中,拌匀即成。
【功效】
具有滋阴养血、补肝明目之功。适用于立夏前后或夏季,肝阴血亏虚所致的两目干涩、迎风流泪、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夜盲等病证的调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