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发现孩子读书父母也非常的辛苦,除了督促写作业检查作业,还需要忙前忙后,甚至孩子表现不好,父母也同样被老师批评,所以父母也非常的焦虑。
父母得想明白,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孩子,但是却让孩子形成了很大的依赖,其实孩子内心是没有动力的。
有一位家长非常自豪的跟我说,如果是现在再参加高考,他自己一定考得比当年还好,他讲这句话说明这几年随着孩子一直读书,他也把初中高中的课程又重新学了一遍,但是你看看他身边的孩子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代表他学习上根本就没有努力。
我们把这种现象统称为皇帝不急,但是太监着急的现象,其实这也是越来越多父母现在的真实的心声。
父母需要下功夫的地方是让孩子在思想上来重视这件事,在行为上让孩子自己去完成。
同样是考试100分由父母监督带来的成绩的100分和孩子靠自己努力带来了100分,其实是有天壤之别的。
一个孩子是靠自己努力的,他的后劲很足,小学优秀才是优秀的开始,初中的潜力更大;
靠父母监督和帮忙考得满分的孩子,父母一旦放手,孩子可能就会变成60分;说明这样的100分是父母的100分,而孩子实际只有60分,60分才是孩子的真实水平,所以我们父母要勇敢的去面对,不能制造这种虚假的繁荣。
如果我们放手孩子成绩就下滑,这时候父母就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理:
第1种是一看到成绩下滑,很多父母就慌了,立刻又把孩子扶了起来,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但是这是我的父母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对他边帮忙边抱怨说都这么大了还要我帮忙,这以后怎么办呀?其实孩子心里也很无辜。
不独立,但是我妈从来没让我独立过,就是大部分的父母所做的行为。
另一种比较有智慧的方式,就是当孩子一下子瘫在地上的时候,我们父母不是立刻把他扶起来,而是想办法让这个孩子自己站起来,也就是让这个孩子自己从60分重新考到100分。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他可以自己站起来呢,我们下面从三个方面来给各位建议:
第1个方面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自己比,比孩子不敢面对他60分的现状,更可怕的是父母自己不敢面对的,是父母的难以接受。
让孩子内心充满着恐惧,所以我们父母各位必须要回归到孩子本质,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跟自己比,看到自己60分到61分的进步,而不是盲目的和以前以及和别人的100分比而失去自信。
就像两个孩子比赛爬楼梯,不能只用爬楼梯的高度来决定孩子的优秀,因为每个孩子的起点不一样,有的孩子是从地上的1楼爬到了3楼,但是,你的孩子呢是从地下2楼爬到了2楼。
尽管高度依然没有别的孩子高,但是你的孩子却进步了4层楼,而别的孩子只进步了两层了。
一个人只有和自己比才能有自信,才能有幸福感,有喜悦感。
第2点父母就需要不断的来挖掘孩子的进步点。
如果父母想孩子在哪方面有进步,就要想办法在哪方面来挖掘孩子这方面的进步。
比如说如果你觉得孩子学习不够专注,你不是一味的批评他不专注,而是想办法通过生活中细微方面的进步来证明孩子越来越专注。
再一个就是把孩子的注意力放在积极乐观的事情上。
有一个孩子打开了窗户,看到窗外满地的垃圾,就说妈妈外面怎么那么脏呀!
妈妈就立刻推开旁边的另一扇窗户,说孩子你开错窗户了,窗外全是绿草,孩子的心情就立刻好了起来。
孩子的人生是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实际上就是他打开了不同的窗户,而父母就是那个为她打开窗户的人。
父母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敢于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自己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