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诗人、小说家,他同时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人,他潜心钻研,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他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一切开端的开端 ”他就是普希金。
普希金出生在贵族地主家庭,家里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进入学校后才深刻的认识到沙皇俄国统治下的黑暗,他结交十二月党人,追求自由和进步,一生都在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体验到现实的艰辛后,他的思想与创作非常具有深度,也引起了沙皇的不满,曾两度流放普希金,但普希金始终不肯屈服,并为此献出了不到40岁的生命。
普希金之所以和他以前的诗人不同,就在于从他的作品的顺序不仅仅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诗人的不断发展,而且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人个性的发展。他在任何一年中所写的诗,不只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和以后一年所写的必然不同。因此,他的诗不能像杰尔查文,茹科夫斯基和巴丘希科夫的诗那样按照类别来印行。”别林斯基这一见解,不仅是对普希金作品的内容而言的,更是对诗人的诗歌艺术特别是抒情诗艺术而发的。
普希金的语言朴素清新,纯净明朗,形象性强,富于音乐感,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普希金民族化的语言风格是他成为伟大的俄罗斯民族作家和诗人的十分重要的因素,而这种语言风格的形成却都借助于向民间文学和大众语言学习。普希金毕生刻苦学习民间文学和劳动人民口语,不管是流放到南俄,还是禁居于米海洛夫斯科耶村,或是游足于调查普加乔夫所活动过的雅伊克河流域一带,都认真向农民、向车夫、向小商人、向士兵学习,听取劳动人民的谈话,倾听各民族民间艺人讲故事和咏唱歌谣,并作忠实的记录,仔细研究他们的语言中所包含的俄罗斯语言特色,而且搜集了大量谚语和格言,在这大量吸收的基础上加以提炼,使之成为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语言。诗人就是用这些“农夫的语言”写下令人神往的《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强盗》、《斯捷潘・拉辛之歌》以及许许多多光辉夺目的诗篇。
普希金一直坚持语言民族化的创作,“我们必须在这个俄国用这个俄国的语言,来完成我们一切的作品。”并勉励青年们,“倾听人民的朴实的日常语言吧”,你会从它里面学到决不能在我们的杂志里找到的许多东西。为了完全了解俄罗斯语言的财产,研究古代的歌曲、故事等等是完全必要的,老百姓的口语值得最认真的研究。
除了文学方面,普希金最大的贡献就是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
当时俄罗斯的上层人士基本上都只说法语。在当时上流社会间流行法语,甚至在自己家里也说法语,所以当年甚至有一部分俄国贵族不懂俄语。这个荒唐的现象被普希金看在眼里,于是他极力研究,终于规范了俄语。虽然说现在学俄语的学生都头疼至极的的六格,动词的各种体,人称变化足以令人崩溃,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文字不止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体现,回顾我们汉语的曲折的发展历程,几次演变更改,但其传承的文化印记依然不变,民国时期差点儿被拉丁文取代,无法想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普希金就像赵元任一样,俄罗斯能有今天的复杂语系以及俄语背后承载的斯拉夫民族文化的印记,都要感谢普希金。
就要说到在18-19世纪彼得一世推广“欧化”政策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