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空洞、缺乏材料是近几年绝大部分高考作文的通病(实际上也是高中生平时作文的通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考生们真的无话可说、无料可用,而是不会变换角度发现自己已经拥有的材料同话题题旨之间的一致性。为了透彻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下面的几个作文片断。
《历史的笑容》片断——2005年全国Ⅲ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满分作文:
是“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的三闾大夫,是“上下而求索”的寻路者,是“披发行吟泽畔”的末路人,是汨罗江畔不散的清魂。
当怀王的靡靡之音在郢都萦绕,当郑袖的巧施心计让你无力招架,当张仪的巧舌如簧让你心力交瘁,一个声音对你低诉:“忘记吧,归去吧!”胡不归?既然行迷未远,何不回车复路?
然而,你终于选择了铭记,铭记伤痛,铭记恶浊,铭记忠诚,也铭刻了死亡。那个在怀王的声色犬马之娱中老泪纵横的你,学不会随波逐流,却也学不得忘记。在你倦怠的笑容里,我把两个字刻在我的心头——忘记。
《执子与通子》片断——2005年福建题满分作文: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谄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守住颜面》片断——2005年江西题以“脸”为话题满分作文:
屈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即便的佞臣当道,污浊横流,他也决不肯“随其波而扬其流”,与之同流合污。他守住了自己的颜面,终于获得“皓皓之白”的美名。
上面的三个作文片断虽然出自三篇不同话题的作文,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使用了同一则材料!区别只在于切入的角度不同。第一篇从“忘记与铭记”的角度切入,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追念;第二篇从“执着与通达”的角度切入,歌颂了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精神;第三篇从“脸”的角度切入,歌颂了屈原“守住了颜面”的坚贞。三篇作文涉及的话题截然不同,却都用同一个材料来诠释。由此可见,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们不妨再看三个例子。
《大隐隐于市》片断——2005年湖北题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为话题优秀作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青年李白对前途有无限的憧憬,他对官场仕途抱有希望,他希望以己之才报效国家,挥洒人生。可是,多年的游历让李白成长起来,有过得意,也不免最终的失意,他看清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脱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不是人人都有李白这样一颗赤子之心,更多的是陷害与勾心斗角。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他学会了饮酒,但愿以美酒自醉,以美酒清洗心中的郁结,清晰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他始终有一种信念,有一种火热的冲动在心中,这种冲动杜甫不曾有,所以他流离失所、感怀身世、眉头不曾舒展。而李白,我们看到他始终是洒脱的,不断地被世事抛弃,却又不断地重新拾起希望,从没有绝望过,从不说看破红尘,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不愧为“诗仙”,却又是一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说“安”》片断——2005年北京题优秀作文:
遭遇坎坷时,需要心安。李白被贬回乡,却豪放不减,安心享受难得的自由。于是,有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潇洒与大气。
《细品惊诧皆合理》片断——2005年全国卷Ⅰ优秀作文:
初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面前依稀伫立着一位老人;再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雨露槛华浓(春风拂槛露华浓)”,方悟此亦乃一翩翩墨客是也。
直到书页的末端,“廷上使力士脱靴”,终被谮语所伤,被贬荒野。——惊诧!
读过多少文人墨客期待受命于朝廷,曾为多少翰林才子明珠暗投而落下感怀之泪,更有那屈平被疏而纵身汨罗,贾谊夜谈鬼神而椎心泣血——而唯有你,恃才放旷,展尽你之个性,现尽你之恣肆与旷达!莫管他官至几品,不论他相至几级,我是太白我怕谁?
自古才子多风流,惟有太白性放旷。诧矣,又无非“本该如此也”。你是楚狂人,狂饮,狂写,狂妄地度过一生!秉性如此,不足以诧也。有汪洋恣肆的文笔,就有豪放不羁的心灵。
这三个作文片断关涉的话题也不相同,但作者用来诠释自己观点的材料依然是相同的:李太白。
这里的关键还是切入点的不同!
记得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这么一句话:“文辞(包括材料),就象物品,思想见解好比使用物品的工匠、医生。橘子、山楂等果品,厨师拿它做拼盘行,医生拿它来入药治病。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相同的文字(材料)可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人的笔下,它们(指材料)的样子不是死板不变的”。这里,章学诚以比喻的方式告诉人们:同一个材料可用于不同的情境。王大绩老师在《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十期)一文中说过这么一段话:“从另一个角度看,熟悉的生活也可以适应所有命题。徐悲鸿先生擅长画马,他可以画给爱妻廖静文,可以画赠抗日战场的英雄,可以画赠外国元首,也可以画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如果他今天还健在,当然也可以画一匹马来表达抗击‘非典’的愿望与决心。‘胸中有马千万匹’,他只需要选择调整马的姿态神情,改换画的题款印章,就可以适用于任何‘话题’。”王大绩老师的这番话说得更直截了当,他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熟悉的生活可使用于任何话题”。前者是文史大家的经验之谈,后者是高考专家的深刻感悟,虽表述不同,但其精神实质是相通的。
实际上,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想一想,这种“一个材料可适用多个题旨”的情况是符合写作规律的。从大的方面来看,比如拿作家的创作来说,每一个作家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经历,如鲁迅的小说只能以绍兴的风俗人情为原型,沈从文只能歌颂湘西老百姓的质朴,托尔斯泰只能解剖“一个地主的早晨”等等;从小的方面来看,比如拿材料的属性来看,任何一个材料、一种生活其属性都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多义的、变化的。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只要设法将材料同自己作文的立意“连接”起来,并做深入挖掘,那么,一篇立意深刻、内容充实的作文当不难产生。
这就是考场作文选材的实质。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但愿我们能从这句名言中得到启发,从而能在考场上能从我们已经拥有的材料中发现我们所需要的意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