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惜英雄,不管在哪个时代,都会有英雄脱颖而出,流芳百世,但也会有英雄籍籍无名,被时代的大洪流淹没。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不想像汉朝张俭一样,四处望门投止而连累志士与好友。他希望以血唤醒国人变革的希望,故一心求死,拒绝逃亡。
他没有像康有为和梁启超一样选择离开,而是慷慨赴死。汉朝张俭在当时认为自己是无罪的,所以在被追捕时四处躲藏,所经过的地方,受牵连而被重刑处死者数以千计,他们的亲族也都被诛灭,所在的郡县也为此而残破。 张俭后来平安度过那场风波,终年84岁。在他暮年时候,是否想过那些因受他连累而死去的人们。我想,那些保护张俭的普通平凡人其实也是英雄。
六君子之一的林旭在被杀害后,他的妻子也是是晚清名臣沈葆桢的孙女,也是才女的沈鹊应,亦服毒自尽。人的生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和时刻似乎已经不属于自己,只属于那个时代,这样的人也是英雄。
军官钱雄飞本来有着大好的前途,他是第一批去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人品、学识都是一流。他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不嫖娼,律己甚严。他为人机警,枪法绝伦,深得袁世凯的器重。
但是当他知道自己的好友谭嗣同已经断头菜市口的时候,毅然决然要为六君子报仇,可是天意弄人,一对金枪在最关键时刻却射不出子弹。
他被捕了,被袁世凯处以凌迟之刑。
英雄从来不问出处,孙丙没有什么文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但他心眼儿灵活,嗓子好。他把出自雍正年间的猫腔发扬光大,从一个帮人哭丧的营生变成了一台大戏。他发明了猫胡,能摹仿出猫叫狗叫驴鸣马嘶小孩子啼哭大闺女嬉笑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天下没有猫胡学不出来的声音。
他还发明了猫鼓——用猫皮蒙面的小鼓,他还画出了猫脸谱,有喜猫、怒猫、奸猫、忠猫、情猫、怨猫、恨猫、丑猫······没有孙丙,就没有猫腔大戏的声名远播。猫腔的看家戏《常茂哭灵》,更是孙丙独创的第一个大戏。
孙丙演唱这台大戏,往往演到一半的时候,台下的大人孩子就疯了。大家都撕破了喉咙发出平日里根本发不出来的声音,大家都运动着身体,做出平日里根本就做不出的动作。这简直就是一场现代版的超级猫王演唱会。
孙丙这样一个爱唱戏会发明创造的猫腔发明人,被拔去了引以为傲的美胡须后,锐气顿无,隐姓埋名,做起了茶馆的小老板,过起了普通人的日子。
他本以为自己可以这样慢慢变老,但天下大乱,时势弄人,妻子带孩子一次普通的上街游玩,就惹出了祸端。逼得他痛下杀手,逼得他带头造反,他在众多乡亲的眼里就是英雄,他们敬仰他,爱慕他,追随他,甚至为他舍生忘死。
他的叫花子好友朱老七为了救他费劲心机。他的徒弟小山子为了救他冒名顶替,决心要替他受那酷刑檀香刑。他们都已经把他救出来了,他却辜负了大家的心意,执意赴死,要跟那谭嗣同一样。
他举旗抗德大功刚刚成一半,他认为自己中途逃脱就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他活着走马长街唱猫腔,活得铁金刚,死要死得悲壮。他要用自己的死换来父老乡亲的全觉醒,他要让洋鬼子胆战又心惊。
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又决定了多少人的生死命运。朱老七、小连子、小乱子、小山子还有那只通人性的小猴子,都因为他要做英雄的决定而命丧黄泉。甚至因为这个决定,有更多的父老乡亲被杀,连猫腔班子也全班覆没,猫腔戏从此没了踪影。
英雄的决定或许是冲动的,但或许也是深思熟虑的。个人的命运都无法保全的时候,更多的人命运也只能随波逐流。
钱丁知道胞弟钱雄飞死的英勇,是个英雄。钱丁看着孙丙从容赴死,也是个英雄。钱丁看着那么多普通人不怕死执意要为孙丙唱一出大戏送行,他的心被震撼了。
一个戴着用白色和金色勾画出大忠大勇的义猫脸谱的男人,披挂着长大的黑色猫衣,猫帽上的两只耳朵夸张地直竖起来,耳朵的顶尖上,各耸着一撮白毛。其余的更多人,披着大猫衣的,顶戴着小猫衣的,都神情肃穆。猫腔戏神秘而阴森,演出时候能令万众若狂,丧失理智······
一场大戏就这样拉开······
义猫说,你把俺们的身体剁烂,俺的头还是要演。各式各样的猫们从箱上抽出刀枪剑戟。红木大箱豁然打开,显出里面的蟒袍玉带、凤冠霞帔、头面首饰、锣鼓家什······
孙丙此刻就在高木搭台上,已经奄奄一息,他的身体被檀香木橛子插着,他的手脚被紧紧绑着,他执意要受那最痛苦的刑罚,他的亲家公老赵甲精心给他准备的檀香刑,他的好女婿亲自给他上了刑,他的五脏六腑被烤炙着,嘴唇干裂得像焦糊的树皮,头发像烘烤了多年的麦草,只要吹一个火星,就会燃烧,只要轻轻一碰,就会断裂,他在喘息,他在忍受着盖世的痛苦苟延残喘,他在刀尖上挣扎,在油锅里煎熬·····
他多活一天就多一份传奇和悲壮,就让老百姓们的心中多一道深刻的印记。
但是,他如果能活到德国人的通车大典,也是在为那通车大典添彩增光,这样活着的意义是否还要继续坚持?但孙丙还想活着,他的生命力是那么顽强。
他坚持到了第四天,他坚持到了猫腔的艺人们为他带来一场生命大戏,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场大戏,也是那些猫腔艺人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场大戏。
一场大戏开始上演······
猫主啊~~你头戴金羽翅身披紫霞衣手持着赤金的棍子坐骑长毛狮子打遍了天下~~你是千人敌你是万人敌你是岳武穆转世关云长再世你是天下第一~~
咪呜~~咪呜~~
台上的人在油锅里煎熬,台下的人开始用那把巨大的猫胡,各司其职地、有节有奏地、有板有眼里敲打演奏。
唱的人全情投入,听的人如痴如醉,一个个眼睛发亮,嘴唇半张,已经忘了身在何处。
一场轰轰烈烈的演出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义猫边唱边舞,袍袖翻飞犹如两片白云,尾巴拖地宛如一根肉棍,载歌载舞,感人至深,如鬼如魅,勾魂摄魄,一步一步十分自然地沿着台阶登上了高高的断头台,那些猫们也登上了高高的断头台。
钱大县令无可奈何,他接到的命令就是保护孙甲活到通车大典的那一天。但他看着台上台下的人一起共唱着这出猫腔大戏,他已经控制不住全局。台上的猫们慷慨悲歌,怒火万丈,台下的人们群情激昂,咪呜声,跺脚声,震动校场。
大祸即将临头。
德国士兵们从驻地跑出来,不听钱大老爷的解释,跑向升天台,排成密集的队形,与戏台上的演员们遥遥相望。演员们正在演着一场混战,扮猫的扮虎的扮狼的,噼噼啪啪正打成一团。这场大戏是演给孙丙看的,是猫腔戏的传统。
为死去的人演戏,让死去的人升天;为弥留之际的人演戏,让他欣慰地告别人世。孙丙是谁?孙丙是猫腔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因为他,猫腔戏才发展成了今天这辉煌的模样。
猫腔的弟子们崇拜着他,在孙丙临终之前执意要演这场大戏给他们心中的英雄看,他们要用自己高亢的猫腔的声音告慰孙丙的英灵。
但是,洋鬼子士兵看不懂。他们眼里看到的只是对他们的挑战。于是,他们开枪,一阵尖利的排枪过后,十几缕白色的硝烟过后,义猫的歌唱断绝在他的喉咙胸腔,大部分的演员倒在了台上。第二排枪声响起,台上已经没有了活人。高密东北乡最后一个猫腔班子全军覆没。
八月十九日的晚上了,明天就是通车大典。孙丙还活着。
钱大老爷步履踉跄地走出衙门,吐出一口鲜血,遣散了身边的随从。踩着一地明亮的月光回家了,在月光中,他看到自己的夫人,曾国藩曾文正公的外孙女凤冠霞帔穿戴齐整躺着床上,一纸遗书放在身旁。
此刻的校场上一地肃穆,月光如水,泻地无声。赵甲还在用参汤延续着孙丙的生命,这是他的杰作,他要将孙丙的生命再延续一个晚上,延续到第二天,延续到通车大典,如果他做到了就成功了,成功地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杰作檀香刑。
此刻的孙丙已经没有求生的意志,他被赵小甲用给牲畜灌药的牛角漏斗硬灌着参汤,他的生命被逼着还在延续,他活着,赵甲赵小甲就能活着,袁世凯和德国人就会高兴。
此刻的孙甲看到钱丁到来,他说:“唔·····唔·····让我死了吧·····让我死了吧······”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活着也是罪孽。
钱丁把匕首刺向孙丙,赵小甲却挡了上来,赵小甲死了,他的爹赵甲要为自己儿子报仇,他扑向了钱丁,啃咬着钱丁的额头。
此刻的眉娘却把匕首插在了公爹的背后,她面对钱大老爷伸向她的手,面对钱大老爷的呼唤:“眉娘·····我的亲人·····”却嗥叫一声,凄然地跑下高台,如同一团败絮,轻飘飘地失去了重量。
钱丁诚恳地对孙丙说:“孙丙啊,余做过许多对不起你的事,但你的胡须,的确不是余薅的。”
孙丙的胡须确实不是钱丁薅的,是钱丁的夫人偷偷让下人拔去的。
匕首刺入孙丙的胸膛,孙丙的眼睛突然迸发出了灿烂的火花,把他的脸辉映得格外明亮——比月光还要明亮,他说:“戏······演完了······”
至此,《檀香刑》这本书,全书412页已全部看完。真真地让人震撼。这场发生在清朝末年的反殖民抗争,这桩骇人听闻的血腥酷刑,这段缠绵悱恻的感人爱情,这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民间猫腔,正式拉上帷幕,在莫言魔性的文字中正式拉上帷幕。
那场战争,那场革命,那些在那场时代洪流中被动裹挟消逝的生命,似乎都在等着莫言来为他们代言,等着莫言来给他们延续生命,那些死去的生命在莫言的笔下,重又活了一回,轰轰烈烈、缠缠绵绵地活了一回。
玉树临风的钱大老爷,风流倜傥的孙甲班主,英勇博学的钱家胞弟,阴森却也重情义的老赵甲,憨憨傻傻的赵小甲,貌丑却博学又识大体的钱夫人,还有那美貌如花的狗肉西施孙眉娘。
这些人,都在莫言的笔下,活灵活现,风风火火地重活了一回,又一起上演了一场猫腔大戏。或忠或勇,或奸或诈,或疯或傻,或痴或癫的生命大戏。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存在又逝去。
活着是什么?活着就是来人间一场,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檀香刑》获得2002年首届“鼎钧文学奖”,台湾“2001年十大好书奖”,曾入围第六届“矛盾文学奖”。
生命是厚重、是轻飘飘、是无声无息,还是重于泰山青史流传,一切都在自己的心。愿所有伟大的平凡的渺小的尘埃一样的生命,都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