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发现孩子在与人交往中表现比较被动,过于在乎别人的感受,总是极力去讨好别人,甚至有点失去自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
其实,孩子的这种性格,在心理学中属于讨好型人格,就是喜欢讨好别人,个体心理学创始人、心理学家阿德勒是这样概括解释其表现的: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办事没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不敢声张自己的主见,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归因于是自己不好。
具备这种性格的人,十分在乎他人的看法,并且习惯讨好他人,没有界限的概念,对他人的无理要求不会说“不”,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其实质就是自卑,缺乏自信的表现。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自信,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自卑?
那么,我们先分析这种人格特征形成的原因:
(一)父母从小就拿孩子的缺点与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在外人面前当着孩子的面数落、放大孩子的缺点,批评多于鼓励,对孩子不断的否定,从来不当面表扬孩子,使孩子觉得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得不到认同,严重缺乏安全感,因此对周围的一切十分敏感,只能靠伪装过日子。
(二)有些家庭环境不够民主,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绝对的权威,对孩子过于严肃,孩子在家里没有发言权,只有讨好父母才能获得关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从小养成会察言观色的性格,他懂得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去讨好别人,委曲求全才能够获得别人的重视。
(三)父母自身的原因。父母表里不一,“在家一条龙,在外一条虫”,在孩子面前牛气哄哄,耀武扬威,在外面却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别人,这样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多半是自卑的;父母在外面跟任何人讲话都不卑不亢,甚至表现出权威,回家之后跟孩子讲话的时候却和蔼可亲,这样的父母培养的孩子充满自信。
(四)从小接受价值观的教育是吃亏是福,被别人欺负时也不能还手,觉得委屈也要谦让,所有的错误都是因为自己做错了,要与人和睦相处,让别人不讨厌自己,在意别人的感受多于在意自己的需求,始终自我刻意保持沉默。
一个人之所以讨好别人,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卑而不够自信。一个人对自己拥有自信心非常重要,而往往只有充满自信的人才容易获得成功,培养孩子自信的性格,将会影响他的一生。那么,父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信心方面应该如何做?
如果有人问为人父母者是否爱自己的孩子,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爱。很多父母爱孩子甚至多于爱自己,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予孩子。
但我们是否想过,虽然我们都很爱孩子,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但往往对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爱却大多是有条件的,比如很多父母经常会这样跟孩子许诺:“你这次考试如果能考到班级或年级**名,就给你买你喜欢的玩具”。或者“如果你能够按时完成作业,那就奖励你看喜欢的动画片”……这样的行为,往往会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孩子会认为父母爱他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达到条件,父母就不爱他了,时间长了,无形中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培养了孩子的功利心理,这种功利的心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在未来失去爱的能力,他会把一切的付出变成一种等价的交换。
其实孩子的自信往往来自于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而且这种自信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建立,最开始往往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以及一些科学的教育理念,可现实呢?很多父母在无意识的言行举止中毁掉了孩子的自信。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虽然不完美,但对父母而言都是宝贝,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对于增强孩子自信心都有极大的作用,所以要明确的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不管是美是丑、无论健康与否、成绩好坏,父母都会无条件的爱他,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这样才会让孩子感到巨大的安全感。
孩子只有明白父母的爱,才会有勇气大胆的去尝试和探索,才能够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才能有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要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就请先从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开始。
对于增强孩子自信心,您有什么好办法?欢迎谈谈您的观点。
想了解更多关于教育的那些事,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静待花开校园随笔。(或搜索关注微信号:jdhk910xy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