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刚刚结束。这场由两位老人主持的投资盛宴,吸引了全世界4万人参加,据说其中有两三千个中国人。虽然巴菲特的大名如雷贯耳,但我关注已经开了几十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这还是第一年。
《大空头》里,赚了最多钱的医生巴里,在现实中也是极推崇价值投资的。《大空头》书中有讲到,巴里曾深入研究过巴菲特,尽管最后他得出结论,巴菲特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复制他,但这对他自己的投资方式仍产生了巨大影响。
于是,我开始寻找巴菲特的相关资料,找来了从1957年至今的致股东信,包括英文原版。想在投资周记里做一个翻译和总结历年股东信的小专题,但后来发现工作量实在太大。今年的这一篇原版就有3万多字,估计写完全部绝对不会是一个“小”专栏。
好吧,来日方长。
今天先从“得到”上,诺亚方舟的汪静波做的一个小专栏《2003年至今的致股东信简介》开始。
2003年 《和赢家一起共事》
巴菲特有四条硬性投资标准:1)自己懂的生意,2)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3)经营者德才兼备,4)吸引人的收购价格。其中一条,他强调了对经营者品德和才能的看中,意思是说,他只投资他认为优秀的人。因为,他收购一家公司后往往要持股很多年,这家公司的经营者对他来说就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他必须像挑选伴侣一样慎重。
在信中,他举了一个棒球球童的例子。这位球童非常善于分析球队的优劣,并想办法到他认为优秀的球队谋职,这使他在一个非常平凡的岗位上获得了成功。“他怎么拎球棒压根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为当红球星工作。”这样的投资和管理理念,使得伯克希尔在过去外围环境低迷的一年里,收购到了几家非常优秀的公司。
我的感想是,与优秀者共事,不仅能让我们成功的几率更大,而且让管理更轻松,更良性,还能从同伴身上学到自己不具备的优点,可谓好处多多。在今年的股东会上,巴菲特回答一位股东提问时,也说到他管理旗下公司的方式,核心是给予充分的信任并放手。一个旗下有一百多家公司的财富集团,总部只有20多个工作人员,这是何等的管理智慧。而且这套管理起码是从03年沿用至今,十多年未曾改变。这又让我想起巴菲特那句名言,投资就是在一个足够长的坡道,用湿粘的雪滚雪球。
2004年 《捡便宜烟头,还是买好公司》
“捡烟头”比喻是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等到价格回归后再卖出挣钱。这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推崇的“价值投资”法。但是这个方法是有局限的,只适合经济低迷时期。在经济繁荣或资产泡沫时期,是很难找到价格明显低于价值的公司的。另外,随着伯克希尔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巴菲特也没有必要再去“捡烟头”了,他应该设法寻找那些足够好,但价格相对合理的公司。
他的方法在历年股东信中反复提及,主要是三点:公司的护城河、优秀的管理者、合理的价格。后面两个很好理解,关于护城河,他的意思是指持久的竞争优势。我的理解,这些优势包括专利技术、市场份额、政府授权造成的垄断性等等。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王烁写过的一篇关于高瓴资本的张磊,和耶鲁大学学生的一次座谈会的纪要。文中讲道,张磊认为格雷厄姆的捡烟头式投资已经过时,他们投资腾讯的成功经验说明,现在得靠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力。当时我还以为张磊是在反对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现在明白了他只是在反对格雷厄姆。而巴菲特在价值投资领域最大的建树,恰恰是在格雷厄姆的关注静态价值方法的基础上,将企业未来成长性纳入到企业内在价值的考量中。所以这跟张磊说的并不矛盾。
2008年 《好公司、还不错的公司和差公司》
在这封信里,前面讲到的“护城河”又再一次被提及,这是巴菲特投资时最首要的看重条件。他并没有详细列举“护城河”的指标,只提到了成本优势、强大品牌。他的意思应该是,“护城河”的含义比较宽泛,意指商业壁垒,有了坚实的壁垒,投资人才能不花费很多精力,安稳的获得多年的丰厚回报。他还举了反例 —— 假“护城河”,比如高度依赖一位领导者或管理者。
巴菲特认为的公司好坏的标准分别是:好公司能逐年带来异乎寻常的收益率,并且不需要投入很多;一般的公司是有不错的回报率,但投入也在增加;差公司则是每年要增加投入,却得不到多少回报。然后他举了三个例子:喜事糖果、飞行训练公司和航空公司,分别对应好、中、差三类。
根据文中提到的数据,我大致做了测算。喜事糖果于1972年被花0.25亿美元买入,35年来的利润总额是13.5亿,经营成本每年从800万增长到4000万,取平均数测算的话,35年的经营成本总共是8.4亿,股东收入5.1亿,平均每年是1457万元,不考虑通胀的话,每年的股息回报超过了50%。这样的投资确实非常成功,更何况这只是股息,还没有算上公司本身估值的增长。喜事糖果当年业绩并不突出,糖果这个小行业也并不吸引人,但巴菲特用敏锐的眼光看出了它的潜质。最终喜事糖果成了伯克希尔整个投资事业中,最重要的财源之一。飞行训练公司(飞安)的投入产出比就要差一点,1996年时年利润是1.1亿,固定资产投资则需要5.7亿,到2007年的时候利润增长到2.7亿(后来有没有再投入固定资产投资,文中没有讲)。这样的利润增长可以接受,但比之喜事糖果就要差得远了。然后,最差的航空公司是个烧钱的无底洞,巴菲特嘲笑说当年应该把莱特兄弟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