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由于老公在北京阜外医院做心脏手术,所以我也陪同他一起来到了北京。阜外医院作为全国顶尖的心脑血管医院,每日前来就诊的患者不计其数。可能是便于管理的原因吧,医院规定一般情况下,家属是不能在医院陪侍的,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探视时间。这样,除了探视时间以外,我就有了大把的时间,于是决定好好的把这个机会利用好,去走一走看一看首都北京。
说起来这是我第五次来北京了。之前的几次匆匆忙忙,犹如蜻蜓点水,玩得并不尽兴。这次,独自一人,没有任何的约束、干扰和羁绊,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随心所欲的游玩。多年前我就曾经幻想过,有朝一日,拿着地图,坐着公交,将一个陌生的城市,包括小街小巷,角角落落也不放过,放缓节奏,边走边品,细致的去感知一个城市,这次也算是实现了一个夙愿吧!
北京,是一个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融汇的大都市。几百年的都城,文化底蕴无比深厚,处处彰显着它的威严与繁华。同时它也是很多现代高端科技产业的发源地,很多尖端技术、产品以及人才聚集在这里。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军事的中心,它的独特魅力无与伦比。
行驶在北京的主要街道上,可以看到马路宽敞,双向行驶十几个车道,车流密集却秩序井然。道路两旁林立着各种各样的高楼大厦,有的庄严雄伟,有的富丽堂皇,有的造型独特,富有设计感,一座挨着一座,栉比鳞次。快速路和错落缠绕的高架桥点缀其间,名符其实的现代化大都会。
但二环内的许多街道,兼具了现代与传统特色。我骑着小黄车一路游来,发现现代建筑与红墙绿瓦的古色古香建筑交替出现,它们在这个城市中融为一体,没有丝毫的不和谐。一些很窄的街道或者胡同,老建筑留存的更多,都统一刷成了灰色,虽然看起来很有年代感,但正因此才显得更有韵味,正是这座城市悠远历史延绵不断的体现。
很多衔道的树都是成年老树,一棵棵都有四五十公分直径,单看树都能感觉到城市的厚重感。尤其是在胡同里,两旁树的枝叉扩展延伸,在空中形成合抱,漫步在树下,那种悠然惬意的感觉简直太好了。
人口密集绝对是北京的一大特点,全国各地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首都。有旅游的,有北漂的,还有许多是象我们这样来看病出差的。形形色色的人丰富了北京的生活。在路上和公交地铁上,能感觉到年青人生活的快节奏,一辆辆自行车被蹬得飞快,从我身边疾驰而过。地铁站里,在扶梯上行走赶时间的人比比皆是,大多数都行色匆匆,还有在地铁上掏出笔记本工作以及阅读资料的人。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公园或马路上,经常看到老年人悠哉悠哉地,或赏花,或蹓跶,或唠家常,或吹拉弹唱。在老胡同里,一些有年代的老物件随处可见,一辆锈迹斑斑的二八自行车,看到正被一位大叔修理,从他们身上似乎感觉到了一种执着和坚守,那一刻似乎都能穿越时空看到老北京人的生活景象了。
北京还有两多,一是游客多,二是老外多。在故宫、天安门广场,以及其他各大景点,呈现的都是人山人海。因为这些景点大都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建筑,雄伟壮观,气势恢宏。还有博物馆内工艺精湛,美仑美奂的文物宝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来参观游览。都想看一看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都想听一听那流传千百年的传奇故事。都想尝一尝老北京的风味小吃,炸酱面,驴打滚,卤煮、烤鸭。和北京人打交道,您长您短,听起来就很舒服,总能让人感觉到北京人的那份热情。
这就是我认识的北京,既古老又现代,既喧嚣又宁静,既富有活力又不失底蕴,看似矛盾却又那么和谐,很有味道的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