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勿忘”与“铭记”中赓续伟大抗战精神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伟大抗战精神,如巍峨的丰碑,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如不熄的火炬,照亮伟大复兴征程。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勿忘”与“铭记”中厚植爱国情怀,擦亮公仆本色,淬炼拼搏意志,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篇章。

勿忘浴血奋战,铭记赤诚忠心,厚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在血雨腥风、内忧外患的革命战争年代,从腹内只剩草根树皮仍高呼“为了革命,我们要坚持到底”的铁血将军杨靖宇到“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北国雄狮赵尚志;从“宁死也不做俘虏!”的投江八女到“万丈深渊何所惧?冲天浩气化旃旌”的狼牙山五壮士……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吾辈当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发扬“钻厚板”“凿深井”的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重点书目,在深学中筑牢信仰之基,在细悟中补足精神之钙,在活用中把稳思想之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勿忘鱼水深情,铭记为民初心,擦亮念兹在兹的公仆本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剪下半条被子给百姓”的红军战士到“沂蒙红嫂”用身体架起“火线桥”,再到“冒着炮灰给前线送水送饭”的支前群众,无不彰显着革命军队“心中装着百姓”的初心和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军队”的深情。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始终同人民群众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亦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根须深深扎进人民的沃土。走进阡陌纵横的乡村田野,看看庄稼长势,问问作物收成,于阵阵稻香中了解农户的生产难题;进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瞧瞧生产进度,问问效益几分,于声声机鸣中掌握企业的发展瓶颈;深入热闹祥和的屋场院坝,唠唠家长里短,聊聊生活难处,于浓浓乡情中体察群众的急难愁盼,怀揣“一项一项抓推进,一件一件保落实”的决心,不断把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

勿忘救亡图存,铭记斗争决心,淬炼闯关夺隘的拼搏意志。从“打完子弹拼刺刀”的平型关大捷到“肉搏冲锋夺高地”的台儿庄血战,从“血浸阵地不退却”的长沙会战到“死战不退守孤城”的衡阳保卫战……先烈先辈们以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必胜决心,在敌强我弱、缺衣少粮的情况下,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需要新担当。当今世界格局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已然迈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行的道路绝非坦途,各类风险挑战接踵而至,曲折坎坷在所难免。面对新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广大党员干部当以“不坠吾辈青云志”的魄力,勇闯改革开放“深水区”;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啃下科技创新“硬骨头”;以“滴水能穿石上岩”的恒心,解开基层治理千千结;以“夙夜匪懈谋发展”的毅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在一次次挑千钧重担、接“烫手山芋”的火热实践中,推动新时代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