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总能看到相互扶持的朋友、爱人、亲人,有生之年,我们一起看日出日落,此生足矣。
有了微信后,圈中好友日渐增多,一次寒暄,一次邂逅,便可以“嗨,我可以加你微信吗”,我们有共同点,我们可以在某个阳光充足的午后聊到地老天荒,只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共同的领域里畅所欲言。
友一:先说说S先生,一次散步认识的小伙伴。曾经在杭州打拼出了一片天地,可能是因为腻烦了这个城市的聒噪,果断放下一切,收起行装,开始了一个人的旅途。洱海畔品茗,大昭寺朝拜,让只能眼巴巴看朋友圈的我们一阵唏嘘。更让人佩服的是,这厮居然在大昭寺附近混得风生水起,不愿归来。每每在新浪看到大冰也在大昭寺晒太阳,发自内心地羡慕这个可以和冰叔一个屋檐下的朋友。毕竟他们可以看到同一方碧海蓝天。
友二:这是一个鲜有交流的小老板,爱玩ukulele,蓄着恣意的络腮胡,年纪轻轻偏偏长成了一副大叔的模样,那琴整日被他把玩,或许早已被视为爱人。前不久看到人家去了乌镇,带着他的爱人,烟雨蒙蒙,小桥流水,嘻哈风的大叔,潇洒地弹奏着小琴,哼唱着自己谱写的小曲儿,能想象出那惊艳的画面。
他们,有的戴着佛珠同信徒一同虔诚地朝拜、转经,有的带着自己的爱好,游走江湖,我眼中的他们,是朋友圈告诉我的他们,或许以上对他们的认知,只是自己的看法,而他们对于这看法不置可否。我始终不明白他们走过怎样的路看过怎样的风景,但是他们踏过的土地,一定留下了最美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