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死亡教育
为什么在中国,性和死亡这两件自然生理现象的事,会成为人们口中避而不谈、闻之色变的事?事实上,它们需要被充分地正视和教育,就能从根源上避免很多生活悲剧。
今晚终于颇有完成任务感地完成了重要的性教育第一课。先坦白跟刚满7岁的儿子睡前阅读生殖系统这一页时、当儿子指着图片说“你的生殖器跟我的生殖器不一样” 时 、当我想草草读了翻页,娃认真地要求倒回去讲清楚,还追着问“到底是怎样碰在一块受精的”时,额头是有一丝丝冒汗的。
早在怀孕时就想过,有一天孩子问我是怎么出生的,我不会再选择我妈在我儿时给我的答案“石头里蹦出来的”、“捡回来的” ,于是,今晚很认真也很平常地给儿子讲:
你现在知道了你是怎样从胚胎到胎儿/婴儿/幼儿/儿童,你也知道了男生和女生有一部分生理构造是不一样的。但今晚你这个“精子和卵子到底是怎样碰到一起结合 ”的问题,妈妈给你讲了你也想象不来,因为男性精子和女性卵子都要在10多岁青春期后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了才会产生,你可以到那时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至于死亡教育,我跟我儿子从来不避讳聊“死亡”这个话题,不管儿子能听懂几分,我时不时会跟他讲:
“爷爷奶奶妈妈是你最亲的亲人,不出意外我们都会比你早死,这是一个你不想面对,但不得不面对的事。”
”妈妈如果突然发生意外死亡,你会怎样面对你接下来的生活?”
“如果你得了癌症或意外事件,你怎样面对自己死亡?”
“每个人都会死亡,所以说每个人都是以奔向死亡为终点地生活,你越早正视它,越坦然面对它,就越懂生命的脆弱、越珍惜你拥有的、越释然你失去的。”
“你能把死亡看透彻,你就可以过滤屏蔽外在信息对你的洗脑,你就有可能从心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人生无常,死亡随时可能发生,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方式死亡都没有遗憾,就够了。”
生而为人 死而无憾